河套学院是一所立足西部,面向全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多科性本科院校。学院坚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强化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设有 13 个教学系部,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0126人。专任教师 540 人,教授42人, 副教授157人,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 290 人,现已培养 自治区级 教学团队9个,教学名师11人, 教坛新秀7人 。现开设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22个,已建成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3个,精品课程21门。有馆藏纸质图书86.06万册,电子图书40余万种,校内实验实训室398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6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 9495 万元,建成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投资10.2亿元建设的新校区占地1100亩,环境优美,投入使用后学院的教学、科研、办公、生活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
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共建”、“校企共育”、“企业冠名订单”、“顶岗实习就业”四种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本科“3+1”,专科“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先后与北京东方智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富川公司、乌拉特中旗科技局等70余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选派106名教师赴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聘请64人次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课教师。具有行业、企业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达到61人。设立了大学生创业科研基金和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现获得国家级奖励34项、自治区级奖励337项。本科学生考研不断取得佳绩,近三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升学率逐年上升,录取率分别为5.21%、8.12%、9.00%。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共立项科研项目 380 项,获批专利33项。 建成 自治区级院士专家 工作站1个,市级 博士科研工作站4个,建成15个科研平台,包括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创新科技培育平台1个、自治区创新培育团队1个。学院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优秀科普带头人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培训5万余人次。
学院牢固树立“面向市场、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确定了“阳光、体面、高薪”的毕业生就业目标。每年深入区内外行业和企业,获取岗位信息,筛选出与学院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输送毕业生。加强“实习、实践、就业”三位一体就业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稳定在150个左右。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连续4年被自治区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河套学院建有两个学生餐厅,南校区餐厅建在艺术楼( 5 号公寓楼)东南 50 米处,占地 1496 平米,建筑面积 2993 平米(共两层)主校区餐厅建在阴山岩画广场东南处,占地 1349 平米,建筑面积 4300 平米(共三层)。清真餐饮设在南校区学生餐厅二楼,学校餐厅同时可容 3000 名学生就餐,可提供 30 多个品种的各式精美早点,近 60 多个品种的午、晚餐各式菜肴, 20 种风味小吃,近 80 多种的现点、现炒美味菜肴。清真系列面食、清真系列现点、现炒。可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学生就餐需求。
主校区餐厅经营范围
一楼:河套风味炒菜、炖菜、烩菜、现点现炒、盖饭、小笼包子、各式早点。
二楼:河套风味炒菜、炖菜、烩菜、现点现炒、焖面、面精、莜面、盖饭。
三楼:现点现炒、云南过桥米线、砂锅系列、麻辣烫、山西面食、珍珠奶茶系列。
南校区餐厅经营范围
一楼:山西风味炒菜、炖菜、烩菜、各式早点、面食、盖饭、麻辣烫。
二楼:河套风味炒菜、炖菜、烩菜、各式早点、清真系列面食、清真系列现点现炒。
- 农学
- 动物科学
- 农学
- 护理学
- 农业水利工程
- 学前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英语
- 新闻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化学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市场营销
- 美术学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畜牧兽医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康复治疗技术
- 助产
- 护理
- 建筑工程技术
- 音乐教育
- 语文教育
- 应用化工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艺术设计
- 会计电算化
- 金融保险
- 矿山机电
- 食品营养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