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6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4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馆舍53202㎡(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18万余册;数据库384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6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2.8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68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632人、硕士研究生8337人、博士研究生301人、留学生414人,成人教育学生23706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97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1所,上线课程413门,选课学校累计119所,认学分学校累计61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70万。2018-2019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73项,其中国际级87项、国家级337项、省部级328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3660人,其中专任教师2350人(教授543人、副教授667人)、技术人员544人、管理人员766人。我校博士后1368人,专职研究人员559人,访问教授178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8人(含短聘6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3人(短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短聘),新加坡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19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365项,稳居全国第16位、广东高校第2位;201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位居全国第36位、广东高校第4位。SCI收录论文3791篇,SSCI收录论文381篇。获科研奖励2846项。获专利授权42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9项。学报理工版获评“2018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论文转载量跃居全国高校学报第13位。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现与境外289所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深圳大学将继续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页更新于2019年12月)
深圳大学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
深大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配有基本的家具(不含床上用品和日用品)、空调、网络端口等配套设施,公共浴室有热水供应。宿舍外有专人打扫卫生,配有宿舍管理员,维修服务等,宿舍区配有专职辅导员等。
深圳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8-06-25 09:47:00
深圳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7-06-19 15:58:00
深圳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6-06-14 16:34:00
深圳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5-05-26 08:52:00
深圳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4-05-28 08:44:00
深圳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3-05-09 09:23:00
深圳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2-04-12 10:49:00
深圳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1-04-14 11:48:00
深圳大学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2010-04-23 10:39:00
深圳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new) 2009-04-24 17:22:00
深圳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2008-05-20 11:57: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1.广东省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和本科批。具体以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2.广东省以外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文科类、理科类列第一批(重点批)录取;
3.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训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不含港澳台地区);
4.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广东专项、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喀什定向及少数民族预科本科专业录取批次按教育部及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确定;
5.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录取批次为联招第一批。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学校要对艺术、体育类专业录取新生开展入学专业水平复测,如发现专业水平复测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学籍,予以退学。复测内容和标准与当年高考专业术科考试内容(可量化部分)一致,如学生复测成绩未达到其本人高考术科成绩的70%,视为复测不合格。
专业志愿实行志愿优先原则。我校术科类(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统考专业在第一次投档录取结束后,如果还有剩余计划,在第二次投档时录取原则为院校志愿优先及专业志愿优先。分数计算方式同第一次投档录取时的计算方式相同。
1.表演(影视戏剧)、舞蹈编导、音乐表演(含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作曲_时尚音乐编创)、音乐学(流行演唱)、音乐学(流行器乐演奏)和音乐学(师范)(备注培养幼儿教育人才):
出档考生,在文化总分和术科成绩均达到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先按术科总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计划数的70%(按四舍五入规则;如术科总分(排名)相同,则按文化课择优录取);再按文化课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计划(如文化总分相同,则按术科总分(排名)择优录取)。
2.播音与主持艺术、设计学类、美术学和动画专业:
出档考生,在文化总分和术科成绩均达到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先按术科总分(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计划数的60%(按四舍五入规则;如术科总分(排名)相同,则按文化课择优录取);再按文化课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剩余计划(如文化总分相同,则按术科总分(排名)择优录取)。
加分政策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规定加分投档,但录取专业时以原始成绩为准。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其它
- 临床医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
- 哲学
- 哲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汽车服务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光源与照明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土木工程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交通运输
- 交通工程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环境工程
- 建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教育技术学
- 体育教育
- 运动训练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日语
- 新闻学
- 广告学
- 传播学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海洋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物流管理
- 行政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会计学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
- 工程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经济学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产品设计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设计学
- 美术学
- 动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表演
- 舞蹈编导
- 音乐学
- 药学
- 应用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电子商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