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 年,坐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省财政支持的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山东省第一批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校园占地1630.72亩,图书馆纸质图书188 万余册。开设普通本科专业 30个,普通专科专业 38个。
—— 我们荣获
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 强、首批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国家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山东省人民政府“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五A 级学校”等称号。
—— 我们位居
全国同类院校排行榜第6 名、医科类大学排行榜同类院校第1 名,2014年-2017年连续4年入选“全国一流民办大学”,2018年入选“中国顶尖民办大学”。
—— 我们拥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是全国同类院校拥有两个国家级实验中心的首所高校),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山东省众创空间1个,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1 个,职业技能鉴定站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3项。
—— 我们建成
国家级资源共享课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特色专业4 个、省级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专业6个。
—— 我们获得
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 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科研成果奖427项,其中,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8项;国家和山东省高校党建和思政校园文化成果奖38项。
—— 我们承担
国家科研立项课题12项,省级教改项目22项,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460项。
—— 我们坚持
走人才强校之路,实施“青蓝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凝心工程”的人才工程战略。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 人,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得者4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26人、一等奖获得者12人,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1个,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
—— 我们实施
“双线、双纲、双证、双高、双文化、双过程”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和“116511”创业就业工程。
—— 我们已与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和台湾、澳门等地区的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与教育交流。
—— 我们夺得
高校学生技能大赛或科技大赛国家级、省级奖共计305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 2 项、一等奖21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9项;省级一等奖48项、二等奖70项。
—— 我们成立
86 个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我们秉承
“明道致远、德和崇文”校训,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宗旨,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专家治学”战略,建设“弘毅、崇真、求索、敏行”校风和“勤学、善思、笃行、创新”学风,倡导“和谐、和睦、宽容、宽厚”合作理念,形成和合向上、协同奋进的校园文化。
相互促进的教学科研管理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统筹智力资源,组建了16个科研团队,成立了9个科研机构。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广泛参与,2017年共有1000多名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1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获得科研奖427项。有167项科研教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设计、教学方案或实验项目等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
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由课堂实验实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教学、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推行工学结合,先后与中兴通讯、福田雷沃、海信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中国重汽集团、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威海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114 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直通车”。
蓬勃发展的对外交流合作
学校 坚持开放办学,已与英、美、澳、加、俄、日等13个国家和台湾、澳门等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与教育交流。目前,学校已选派42名教师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交流深造,并聘请了美、德、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名资深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选送1500余名学生赴美国、德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台湾、澳门地区共17所高校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
先进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
现有10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258个实验室。医护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是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建的PKPM仿真教学实验中心;经管实验实训中心建有高仿真的会计、旅游、物流等实验实训室,还建有设备先进的三维立体导游模拟实验实训室。“山东协和学院-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博采众长的学术研讨氛围
学校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大力营造学术自由的浓厚氛围,推动学术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持续举办“ 环渤海高校高等教育论坛”,邀请国家著名学者作报告,传播世界高等教育前沿理论成果,参加高校90多所,遍及全国14个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举办学术讲座,讲授当代最新专业知识。举办学术研讨会,师生开展学术交流,展开学术思想争辩,在文化观点碰撞交锋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聘请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周总理生前秘书纪东将军担任学校德育导师,来校做革命传统报告,领略一代伟人风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领悟大师精神,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把握趋势、增强素质。
学生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
学校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建立健全了“奖、贷、助、补、减”以及社会资助并举的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注册报到,再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解决学费问题。学校奖助学金分别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同心·光彩助学行动”资助金、昭阳励志奖学金等。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自由申请;设有贫困学生资助基金,先后为16000 多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学费,帮助其完成学业。
坚持文化育人,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学生社团将学术研究、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等活动与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素质。学校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治安、交通、防火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安全、有序地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济南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感恩奉献的回报社会情怀
学校坚持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是全国首家开展“万名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计划”的高校,从2005 年至今,连续14年免费义务培训乡村医生31000 余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厉无畏等先后亲临学校视察指导。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高强派人来我校调研,将乡医培训定为“协和模式”。受到了多任省领导的肯定,央视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连续12年与齐鲁晚报联合举办“助考生一笔之力”公益活动,为高考学子免费提供放心文具386余万套。
示范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提出全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了“观念引领、内融外协、全程帮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内外协同教育资源平台、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执教能力、打造全程指导帮扶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建有1276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并制定了配套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通过无偿提供房屋、水电、代办工商财税及创业指导等,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在校生及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众创空间、济南市泉城众创空间支持单位。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3项,获国家级竞赛奖12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1项;获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建行杯”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2项。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2016 年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2017年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创新创业教育做法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示范效应,校长盛振文教授,2016年应邀参加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节并作大会发言,2017年在成都全球创新创业名校高峰对话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交流经验,还先后应邀到马来西亚精英大学、菲律宾莱西姆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海内外高校介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湖南工业大学等省内外14所高校来校交流学习,34所高校推广应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全国40余家媒体予以报道。
完善周到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116511”创业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获得较大提升,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就业50强)”。
学校是山东省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基地、OSTA考试中心、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指定助学单位、中国人文医师协会山东省考试站等授权单位。目前开设口腔技师、育婴师、电子商务师等56个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使学生毕业时至少可以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通过率保持在 99% 左右。
根据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毕业生可以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等项目;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还可享受国家有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可获得5000元的“扬帆工程”就业创业资助及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上升,被中国教育协会和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目标明确的学业生涯规划
学历层次 第一学年
本科
学习通识教育 课程,培育人文素养;学习 专业基础课程, 夯实专业基础;根据个人爱好, 参加 社团活动,培养特长优势,提高综合素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四年学业规划。
专科
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培育人文素养;学习 专业基础 课程, 培育专业基础能力; 参加社团 活动, 提高 自 身综合能力;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三年学业规划; 根据个人 发展规划 , 可选择 在校生实践课程改革试点本科学习 。
学历层次 第二学年
本科
深化 专业基础课 程学习,强化专业认知,参加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专业见习,提高专业基本能力 。 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学习 选修课程, 发挥个人特长;强化英语学习,参加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提高英语水平。 参 加 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科
学习 专业 核心 课程,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考取 所学专业 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争取 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际合作院校派遣交流生学习。
学历层次 第三学年
本科
学习专业课程,增强专业能力;参加专业实践训练,提高专业实战能力; 考取 专业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岗位竞争力;积极争取 参加学校组织的国际合作院校派遣交流生学习。
专科
参加 顶岗 实习,提高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和各类技能证书, 提升专业实战能力;学习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提高就业能力;根据个人发展规划, 备战国家公务员、事业编、专升本考试 、 出国留学或参军。
学历层次 第四学年
本科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专业实习,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学习创业就业知识,提高就业能力;根据个人发展规划, 备战国家公务员、事业编、研究生考试 、出国留学 。
济南市
——
山东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名城,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批准的副省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
,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说的就是
“
泉城
”
济南
,济南正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步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济南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
济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
济南城内历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
100
多处,享有
“
七十二名泉
”
之美称。趵突泉
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
“
天下第一泉
”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约
158
亩。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
18
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济南位于环渤海经济圈,
100
年前,曾经自开口岸,创近代中国内陆城市自设商埠、对外开放的先河,并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经济迅速发展,已同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产品出口到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
51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济南市投资,前六大投资国别和地区分别为香港、德国、台湾、日本、美国、新加坡,世界
500
强企业有沃尔沃、西门子、卡西欧、
SK
等
18
家。
新的世纪,济南市按照
“
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
”
的总体目标要求,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进行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济南市按照
“
新区开发、老区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
”
的思路,将逐步建设东部产业带、东部新城、泉城特色风貌带、西部新城、西部片区和北部片区,以济南为中心的
“
半日经济圈
”
、
“
一日经济圈
”
正在形成,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已全面展开。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一系列重点工程的实施,将为外商提供巨大的商机。
看“协和”
东校区: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济青路6277号,位于省城东部新城区的中心区。从省城东部地形的结构分析看,学院所在位置将形成南北向功能主轴线,串联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空港综合服务区、高速公路客运站、产业带北区、唐冶片区、章锦片区和南部山体生态保护区,而东校区正处于城市东西向发展的主轴线和东部南北发展轴线的交汇点。
唐冶新城将依托
“
大经十路发展带
”
整体规划框架,按照
“
中心、轴线、组团
”
以及
“
山水历城文化建设展示带
”
等要求建设,使之成为省城东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历城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城区乃至济南市对外的窗口、现代化城市面貌的展示舞台。
其间,将重点打造新城的中心区,使之成为历城区的商业、政务中心和娱乐、体育中心。
同时,东区
1
号路
(
世纪大道
)
将成为城市的功能发展轴,东区
12
号路将成为东部城区发展轴,港西路将成为一条山水景观轴。其中,港西路北接机场、中间穿过唐冶新城,南接南部山区市镇。
此外,将在刘公河、土河两条河流周边形成两条滨河景观带。其中,刘公河与中心功能区相连,土河则串联起片区的居住功能,营造宜人、游憩的空间。
在交通组织上,将重点打造
“
两纵两横
”
的道路框架。
“
两纵
”
为港西路和土河路,其中港西路规划红线宽度为
唐冶新城将成为生活便利、具有优美环境的居住中心,并打造成省城城市建设领域和和谐社会的重要示范性项目。
在城区内,将建设研发服务组团、物流服务组团、居住功能组团等组团,中心区内居住区还将分成科技社区、生态社区、文化社区、艺术社区等不同的社区。
在景观绿化中,将以园林绿化为主体,并辅以少量建筑,形成游憩的空间。其间,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发挥该区域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建设围子山公园,并在东绕城高速路等周边修建绿化隔离带,打造
“
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山中
”
的特色景观。其间,原先的几处矿坑将建设成主题公园。
该城区将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重要指标的建设理念,即在中心区内,居民的居住生活区、办公区等与公共交通的空间距离最远步行不能超过 5 分钟。其间,居民到小学、公园、商店步行在 5 分钟内将可以达到。
北校区:
学院地处济南市高新区,北靠济南国际机场和青银高速;西连万亩荷花塘,环境优美;南连工业北路。高新区企业众多,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实训机会。
住宿费:1200元每年
山东协和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2018-06-04 14:18:00
山东协和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2017-05-09 13:37:00
山东协和学院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2016-05-05 11:29:00
山东协和学院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2015-05-19 10:19:00
山东协和学院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2014-05-06 15:56:00
山东协和学院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2013-04-27 09:55:00
山东协和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2012-04-26 13:57:00
山东协和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2011-04-28 15:57:00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10-04-12 14:48:00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09-04-14 15:54:00
2008年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 2008-04-15 16:03: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1.我校的录取原则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省已出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关规定,在录取山东考生中对于高中毕业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体育测试成绩的要求为合格,对山东省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在录取过程中对其“知识+技能”总分择优录取。
2.采取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
3.按报考我校的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专业。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满足某专业计划,则本专业不再录取第二、三专业志愿考生;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不满足某专业计划,则录取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依此类推。
4.志愿间不采用分数级差,无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
5.在第一、二志愿均不能满足招生计划时,可从服从调剂的考生中进行调剂录取。对不符合国家招生有关规定及本院专业计划已满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校给予退档处理。
6.在确定录取资格时,考生的各种加分、降分情况均计入总分。在同批次同科类中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其语、数、外三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上述三门科目总分仍相同,则对这部分同分考生按拟录取专业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7.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招生热线电话,学院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报考我校美术类专科专业的考生需取得省级美术统考专科合格证,录取时对投档考生按照综合分(综合分 = 专业成绩× 750/300 × 70%+ 文化成绩× 30% )确定录取专业。音乐学专业承认普通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合格证,按进档考生的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加分政策
我校同意并执行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等有关政策规定。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专业确定后,原则上不进行专业调整,必要时学院将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发展变化,按规定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并上报省教育厅审查备案。
其它
- 护理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土木工程
- 英语
- 会计学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数控技术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医疗美容技术
- 口腔医学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中药
- 助产
- 护理
- 临床医学
- 工程造价
- 给排水工程技术
- 工程监理
- 建筑工程管理
- 建筑工程技术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工程造价
- 学前教育
- 商务英语
- 旅游管理
- 应用电子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软件技术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
- 会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