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概况
淮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
学校有相山、滨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园依山而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藏书和电子文献420余万册。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7000余台件,总值2.27亿元,很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现有18个学院、82个本科专业,2018年本科专业整体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10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30余人、硕士学位7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皖江学者”讲席教授3名,青年“皖江学者”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名,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7名,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8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名,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7名,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3名,省教学名师20名,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14名。
学校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实力。现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基地,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0余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1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立项学科,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智库。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0余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2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0余项,被S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论文26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学校主办《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等刊物,并与安徽大学、安徽省古籍办等联合主办《古籍研究》(入选2012—2013年度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15、2016年学校连续两次进入全球科研机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国大学百强榜(2016年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92名,师范院校第16名)。2017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论文总被引频次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23位。
学校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服务地方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与地方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培育了一批融实习教学与就业实训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近3年,学生集体及个人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50余项,省级奖励1000余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就业满意率均在92%以上。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40所院校(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签订具体合作协议。近3年,学校派出15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访学研修、学术交流和学习;接收日本长崎大学学生短期留学。
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和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连续获批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文明单位,获批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并为淮北市获批全国文明城市作出重大贡献。学校多次获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2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学校食堂能充分满足学生就餐的需求
,
考虑生源来自五湖四海
,
各食堂均有各色的地方小吃供学生食用
,
食堂以干净
,
实惠
,
服务周到为广大学生服务
.
淮北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8-04-25 10:07:00
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2017-05-08 16:33:00
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2016-05-13 15:38:00
2014年淮北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2014-05-19 16:59:00
淮北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2013-05-24 11:29:00
淮北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2012-04-12 11:17:00
2011年淮北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2011-04-18 17:06:00
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2010-05-19 16:00:00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招生章程 2010-05-19 16:00:00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招生章程 2010-05-19 16:00: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淮北师范大学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地址: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相山校区)、淮北市沱河东路(滨湖校区)
录取规则及要求:
1、依据教育部及各省招生工作规定,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录取新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2、考生进档后,专业安排按“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依次按所填专业志愿顺序进行调剂,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其随机调剂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3、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高考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
4、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此外,男生身高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低于1.60米、有残疾的考生不宜就读体育类、旅游管理类、舞蹈学、表演专业;报考社会学类专业应体貌端正、性格乐观、善于交流与沟通;外语类、法学类、音乐与舞蹈学类、表演、旅游管理类专业均要求考生体貌端正、口齿清楚、听辨灵敏。
5、非外语类专业原则上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语种的考生也可报考,但入学后须改学英语;报考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日语语种考生,外语口试成绩要求中等及以上,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
6、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7、体育类专业录取时按各省规定的投档办法录取。
8、使用省统(联)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按我校艺术类专业综合分录取(计算办法同下);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取得我校专业测试合格证,参加所在省专业统(联)考成绩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过线的情况下,按照我校艺术类专业综合分(综合分=700*专业成绩/专业满分+3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颁发证书:淮北师范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
学费标准:
文科类专业每生每学年3500元(培养成本比较高的专业上浮10%);理科类专业每生每学年3900元(培养成本比较高的专业上浮10%);体育类专业每生每学年4290元;艺术类专业中师范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非师范专业每生每学年7000元。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安徽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61-3803276 3802146
电子邮件:zsbliushiping@126.com 网 址:http://www.chnu.edu.cn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使用省统(联)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按我校艺术类专业综合分录取(计算办法同下);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取得我校专业测试合格证,参加所在省专业统(联)考成绩合格,高考文化成绩过线的情况下,按照我校艺术类专业综合分(综合分=700*专业成绩/专业满分+3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其它
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此外,报考体育类专业男生身高不低于 1.68 米,女生身高不低于 1.58 米;无残疾。 学院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外语类、法学类专业均要求考生体貌端正、口齿清楚、听辨灵敏。报考外语类专业须口试成绩符合要求。
- 园艺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材料类
- 材料化学
- 电气类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工程
- 信息安全
- 数字媒体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环境科学
- 生物工程
- 教育技术学
- 学前教育
- 特殊教育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新闻学
- 广告学
- 法学
- 国际政治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类
- 化学
- 应用化学
- 生物科学
- 统计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书法学
- 绘画
- 美术学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金融数学
- 应用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