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长春财经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由长春市文教锅炉厂创办“长春市能源职业学校”;1994年成立“长春市第五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与长春税务学院合作举办“长春税务学院信息经济学院”,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长春财经学院。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兼顾法、文、工等学科协调发展。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法学、英语、日语共2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000人。
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67万平方米,总建筑3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00万元。新建27000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为学校地标式建筑,馆藏纸质图书106.22万册,电子图书22.8万种,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为主,计算机、外语和法学等学科专业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新建8000平方米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采用目前国内外领先的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通过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专业实训与跨专业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高规格的、全天候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计15个实训室,可以满足24个专业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目前在吉林省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获批吉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600平方米吉林省第一家钱币博物馆,共展出古今钱币800余套。钱币博物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脉络,体会中国货币文化的深邃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平台和经济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基地。新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最佳的咨询、培训、服务、指导、孵化平台。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被吉林省人社厅评为“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是首批长春市高校“先进创业就业工作站”。
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落实“改革、创新、整改、提高”八字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培育积淀办学特色;坚持依法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特色
突出财经类专业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形成政、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 学校与金恒集团、华为公司、新道公司、中国人寿、百世物流、吉林森工合作举办3个特色学院、6个订制班,学生毕业后相关企业安置就业。 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人格品德教育与个性才华培养并重,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通。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注重素质,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全国招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出台考研、读博、访学、低职高聘等激励政策,建设了一支以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国家高校设置专家、评估专家、 省市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为代表的 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55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3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08人, “双师型”教师160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教学科研
现拥有吉林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金融学)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优秀课1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1个;学校先后与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 联合培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门类, 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校办学迈上新的台阶;学校应用经济学学科申报“十三五”高水平学科立项建设;学校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教研课题160项、纵向科研项目54项、横向科研项目12项;在省级及其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20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5篇;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论文104篇;学校教师编著出版教材34部。
国际交流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2014年成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IAPU)正式成员,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匈牙利、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十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学校与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三校共同举办本科硕士连读国际班,三批94名学生已在捷克学习,第四批37名学生将于今年9月赴捷克学习。第一批表现优秀的4名学生已提前升入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捷克共和国总统泽曼为该合作项目题词祝愿,并亲自前往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看望我校留学生。习近平主席访捷期间亲切接见我校留学生代表。已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提前预定我校国际班学生。中捷美本硕连读项目前景广阔。学校还与泰国博仁大学签署了中文授课本升硕合作协议书,多名毕业学生赴泰攻读硕士学位。
招生就业
学校面向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多年来在省内民办高校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前三甲。学校已为社会培养14届共23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通过校政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及校内外各种招聘活动,多渠道拓展就业渠道,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学生因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考研、出国、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国有企业等高质量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培养的财经类人才,活跃在大江南北。立足基层,扎根行业,支援边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栋梁,在各行各业,展现长财校友的风采。
社会声誉
办学以来,学校践行“一三五十百”发展战略, 历经转设更名、合格评估、转型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国际交流成效显著,社会声誉显著提高。2013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满意度网络实名调查中,取得了综合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5名,吉林省独立学院第1名;教学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国独立学院第1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1名的可喜成绩。2018年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学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位列第29名,全国财经类民办高校位列第2名,跻身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行列。学校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振兴吉林和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奋斗目标
2018 年学校迎来30周年华诞。30周年校庆既是展示长春财经学院历史发展成就的重要时机,也是总结经验、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一三五十百”发展规划,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用五年时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完成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力争在全国民办高校排名进入前25强。从2021-2030年,用十年时间,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继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力量,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现代化大学办学优质条件,在建校40周年的时候,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前列;从2030-2040年,再用十年时间,追求卓越,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财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大学”,并更名为长春财经大学。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擎天树街58号
邮 编:130122
招生咨询电话:0431-84551458(兼传真) 0431-84512713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吉林省省会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7.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在校生近万人。
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成立于1995年8月,原名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更名为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2011年初,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型更名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区下辖玉潭、新湖、新立城3个整建制镇,净月、永兴2个街道办事处,拥有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汽车文化园和净月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区域面积478.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0平方公里,城市配套区6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
净月高新区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净月高新区是长春市的生态核心区,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林水面积243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51%,东部有净月潭国家5A级森林公园,南部有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部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形成了“三面环林水、一面接主城”的生态体系格局。通过不断优化和放大生态资源,将自然生态要素引入城市,大力实施“东林西进”、“南水北连”,区域整体森林覆盖率达到67.2%,营造了“水域绿野”的生态空间,是中国北方城市中不可复制的宜居、宜游、宜业的风水宝地。
净月高新区科技人文要素内涵丰富。净月高新区拥有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拥有15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18万人,占全市的42.7%、全省的36.3%,占比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中居于首位;优先聚集了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机构、12个国家科技研发平台、147个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全区一线科研人员总数近4万人,承担着软件信息、汽车电子、现代农业、生命科学等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00余项。特别是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快速突破,美国微软公司成功入区,联合软通动力、启明信息共同组建了微软全球首家汽车行业创新中心;与软通动力达成合作意向,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软件研发及服务外包中心;与上海绿地集团合作建设东北亚地区超大型科技孵化项目;通过535人才计划,储备海外高层次人才600人,国内外专家1300人。
净月高新区产业定位优质高端。围绕建设长春市高端产业集聚区的目标,以产业“特色化、聚集化、高端化”为原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三大产业“融合共生、互动发展”的产业体系。2013年全区营业总收入实现1653亿元,在全国105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57位,在2012年晋级的17家国家高新区中名列第2位。地区生产总值57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2.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1 : 30.4 : 68.2。净月高新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广告创意示范园区、国家现代服务业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净月高新区区域品牌享誉中外。净月区坚持“生态资源产业化、产业运营品牌化”,成功打造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区域品牌。连续举办了十届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规模盛况享誉欧洲;建设了中国第一家滑雪博物馆,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永久承办了中国长春农博会,成为中国农博领域的第一金字招牌。净月潭森林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双双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长影世纪城、省科技文化馆荟萃了省内最高端的科技文化博览资源,香港和黄、深圳万科、北京远洋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地产纷纷入驻,德国大陆电子、日本丸红、荷兰TNT、法国佛吉亚等世界500强企业争相入区。净月高新区已经成为吉林省吸引外资、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
按照净月高新区发展规划,未来5—8年,净月高新区将围绕“创新型生态城”战略的实施,建设“一城、一区、一高地”(净月生态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构建“一核、三带、九园”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打造“东北亚总部基地”,三带即建设东部生态旅游休闲带、中部城市功能服务带和西部新兴产业带,九园即光电信息产业园、动漫创意产业园、启明软件园、影视文化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大学科技园、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健康服务产业园和欧陆风情园),把净月高新区打造成长春市南部最亮丽、最有现代特质、最具人文气息的创新型生态城,长春市、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深度旅游的目的地、时尚生活的聚集地,未来长春市最有效益、最有前景、最有潜力的地方。
住宿费每生每年
1
,
200
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英语
- 日语
- 法学
- 法学
- 统计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国际商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税收学
- 金融学
- 保险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投资学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