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福建漳州

院校隶属福建省教育厅

创建时间1963年

男女比例 未知

博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硕士点个数18个

加入对比
学校简介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大学,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由原龙溪师范学校于1958年春设立师范大专班发展而来,同年9月在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漳州大学师范学院。1959年春,在原漳州大学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厦门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南平师范学院合并在漳建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70年停办。1977年以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选校址,重建校园,先后经历了龙溪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龙溪师范大专班、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
复办以来,闽南师范大学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次重大机遇,不断加快改革与创新步伐,办学水平实现了三次重大跨越: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现第一次跨越;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第二次跨越;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现了我校博士点建设零的突破,2013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同时本科专业列入本一批招生,实现了第三次跨越。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现有18个教学院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1000余人。设有62个本科专业,建立了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专业授权类别(19个学科领域),4个博士人才培养方向。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逐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36人(含双聘教师),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64人,副高职称的3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09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闽江学者7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入选“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项目”,7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7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5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师德之星等40余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方针,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主持福建省“十二五”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地方政府统筹下‘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改革试点”,及“优秀闽南文化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等4项福建省“十二五”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战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目标,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建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计划项目、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6个科研创新平台、6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立了21个研究院所。
学校重视高新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坚持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协同创新为导向,以省校两级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实施校企、校地、校所、校校合作,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学校技术、人才和资源的优势,与地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贡献。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一些院校和科研、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与台湾明道大学、世新大学、成功大学等众多高校均保持着良好、稳定的校际交流关系。与台湾明道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等校合作开展广播电视新闻学等5个专业的“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
学校秉承“博学、明理、砺志、笃行”校训,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7万余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彭冲、彭佩云,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领导,曾先后为学校题词或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的未来前景寄予厚望。漳州市历届党政主要领导都亲临学校现场办公,全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当前,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主动融入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实施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和“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办校”四大重点工程,把我校建设成一所培养福建省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以教师教育和闽南区域文化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为加快建设新福建作出贡献。

展开查看全部
通讯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
联系电话
招生咨询电话:0596-2529991
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在全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中心市区),学校依江而建,依水而居,校园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好。


独立卫生间:
寝室人数:
空调:
食堂数量:
食堂
住宿

标准学生公寓,每间容纳 4 人或 6 人。宿舍内有浴室、卫生间、电热水器、宽带网,每人配备一套壁橱、书架、电脑桌。公寓内还有各系学生活动室,洗衣房等。

-
本科专业
[农学]
  • 园艺
  • 动物科学
  • 园林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历史学类]
  • 历史学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育学 ]
  • 科学教育
  • 教育技术学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广播电视学
  • 广告学
[文学  ]
  • 编辑出版学
[法学]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理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
  • 化学类
  • 化学
  • 应用化学
  • 生物科学
  • 心理学
  • 统计学
  • 应用统计学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文化产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管理
  • 市场营销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与金融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艺术学]
  • 美术学
  • 音乐学
专科专业
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知乎评价

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