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位于素有“陇上江南”美誉的甘肃省成县,这里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学校创办于
1937
年,原名为“甘肃省成县师范学校”,
2001
年与甘肃省礼县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陇南师范学校”。
2003
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3
年
12
月,陇南市农业技术学校与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并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
529.61
亩,建筑面积
21.9
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
2.95
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3503
万余元,馆藏图书
51.1
万册,电子图书
5.8
万册,中外文期刊
863
种。建有设备齐全的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图书馆、标准化学生公寓、餐饮中心、文体中心、体育馆、塑胶田径场,拥有
CNKI
期刊数据库以及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语言室、实验室、千兆校园网,接入了
CERNET
和
CHINANET
,装配了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卫星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系统。基本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办公和管理网络化。
学校现有教职工
557
人,其中:专任教师
432
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
134
人,讲师
214
人,研究员
1
人,副研究员
1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
145
人,在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
26
人,外聘教授
4
人,客座教授
39
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普通专科生
5650
人。
学校现设文史学院、数信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农林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英语系、地理系、音乐系、体育系、美术系、思政理论课教学部等
12
个教学单位,内设
15
个处室职能部门、
2
个教辅单位、
3
个校级科研机构、
1
所附属实验学校。开设有
15
个教育类专科专业、
16
个非师范类类专科专业、
4
个成人教育类专科专业。设立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
5
个本科教育函授站;陇南师专、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
4
个专科教育函授站。
在
77
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持志须坚,力行以苦,朝夕勤奋,兼善求达”的早期校训,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已为陇南及周边地区培养了
3
万多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各类人才,为陇南以及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继承和发扬过去优良的办学传统,重新确立了“养正育德,博学新民”的新校训,坚持“科学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陇南,服务全省,为陇南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具有区位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师范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多年来,学校管理规范,治学严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率高,历届毕业生在普通专升本考试、教师特设岗位考试、教师招考、公务员招考等各类就业招考中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深受社会好评。
目前,学校以三校资源整合为新起点,在做精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重点建设机电、农林类专业。努力改善实训条件,大力引进师资,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之路,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办学特色显明的职业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宁波的沁园集团、圣龙集团、海通食品集团、新疆的天山铝业、梅花集团、陇南当地的企业等几十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实训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就业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二、录取规则
1
、所有专业的录取工作全部在计算机远程网上进行。
2
、学校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
,
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办法,结合学校专业实际录取新生。为了给专业志愿填报失误的高分考生提供一定的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设置了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分值为
10
分。分配专业时,学校可以将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依次减去
10
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从高分到低分确定相应专业。
3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在考生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双上线、体检符合专业要求的基础上,以专业成绩为主,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
4
、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录取办法:我校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安排在同批次不同代码的数据库中进行投档,学校录取时按不同的投档数据库分别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5
、专业录取办法:依据专业计划和考生专业志愿,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到相应的专业,即当第一专业志愿计划录满时,依次调剂到下一个专业志愿。
6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进行身体复查和入学资格审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根据复查结果,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作休学或退学处理;对在入学资格审查中查实的违反招生规定的学生,取消学籍,予以清退。
三、专升本途径
1
、普通专升本: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满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后继续学习两年,取得和普通高考考取本科院校相同的普通本科学历(即非成人教育本科学历)。
2
、短线自考专升本:学生可在校参加我校和西北师范大学联办的应用型本科自学考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
四、助困、奖优政策
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贷、奖、减、免、缓”等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均可享受以下各类奖学金和资助金:
1
、学校奖(助)学金:学校为鼓励学生在校积极上进、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奖项,根据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和家庭经济条件综合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按等次发放,奖金
500
—
4000
元。
2
、单项奖学金:学校鼓励学生在校参加发明创造活动,对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的同学,学校按其获奖级别分别给予国家级
600
元—
1000
元、省级
200
元—
600
元、市级
100
元—
400
元的奖励。
3
、专项奖学金: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设立了“邓品珊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奖金
1000
元。
4
、国家奖(助)学金:按甘肃省教育厅下达的指标和评选条件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其中:国家奖学金(
8000
元)、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
元)、甘肃
-
深圳助学基金(
1000
元)。
5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所在生源地资助中心为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6
、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计发津贴,予以资助。
7
、绿色通道: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帮助新生顺利入学。
五、陇南师专
2011-2013
年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地区
|
师范类专业
|
非师范专业
|
|||||||||
文史
|
理工
|
体育
|
音乐
|
美术
|
文史
|
理工
|
三校生
|
|||||
文史
|
理工
|
文史
|
理工
|
文史
|
理 工
|
|||||||
2011
|
甘肃
|
355
|
265
|
田径
71.52/240
球类
71.11/240
体操
72.6/240
|
田径
67.37/240
球类
72.28/240
体操
76.68/240
|
声乐类
57.27/200
|
178/200
|
355
|
265
|
|||
2012
|
甘肃
|
404
|
319
|
田径
64/200
球类
63.23/200
体操
63/200
|
声乐类
60.3/200
|
191/200
|
303
|
253
|
农林牧渔类
429.5
工程技术类
317
公共服务类
397
|
|||
2013
|
甘肃
|
378
|
316
|
田径
199/180
球类
207/180
体操
207/180
|
声乐类
213
/180
|
199/180
|
320
|
235
|
工程技术类
235
|
|||
六、陇南师专
2014
年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
序号
|
专业
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招生 计划
|
招生地区
|
招生对象
|
招生科类
|
层次
|
学费(元)
|
备注
|
||||
甘 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四川
|
||||||||||
1
|
660202
|
数学教育
(
理
)
|
三年
|
100
|
9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200
|
师范类
|
|||
2
|
660205
|
化学教育
(
应用化工方向
.
理
)
|
三年
|
50
|
4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200
|
师范类
|
|||
3
|
660201
|
语文教育
(
文
)
|
三年
|
100
|
95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4
|
660203
|
英语教育(文)
|
三年
|
30
|
25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5
|
660203
|
英语教育(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6
|
660213
|
初等教育(语文与社会方向
.
文)
|
三年
|
100
|
93 |
2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7
|
660213
|
初等教育(英语方向
.
文)
|
三年
|
60
|
55
|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8
|
660213
|
初等教育(英语方向
.
理)
|
三年
|
40
|
4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9
|
660213
|
初等教育(数学方向
.
理)
|
三年
|
50
|
4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200
|
师范类
|
|||
10
|
660213
|
初等教育(科学方向
.
理)
|
三年
|
50
|
4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200
|
师范类
|
|||
11
|
660213
|
初等教育(信息技术方向
.
理)
|
三年
|
50
|
4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200
|
师范类
|
|||
12
|
660214
|
学前教育(文)
|
三年
|
200
|
193 |
2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13
|
660214
|
学前教育(理)
|
三年
|
100
|
10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3000
|
师范类
|
||||
14
|
660209
|
音乐教育
(
文理
)
|
三年
|
50
|
50
|
高中
|
艺术类(文理兼招)
|
大专
|
3900
|
师范类
|
||||
15
|
660210
|
美术教育
(
文理
)
|
三年
|
50
|
50
|
高中
|
艺术类(文理兼招)
|
大专
|
3900
|
师范类
|
||||
16
|
660211
|
体育教育(田径类
.
文理)
|
三年
|
15
|
15
|
高中
|
体育类(文理兼招)
|
大专
|
3400
|
师范类
|
||||
17
|
660211
|
体育教育(足球、篮球、排球类
.
文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体育类(文理兼招)
|
大专
|
3400
|
师范类
|
||||
18
|
660211
|
体育教育(武术、体操类
.
文理)
|
三年
|
15
|
15
|
高中
|
体育类(文理兼招)
|
大专
|
3400
|
师范类
|
||||
19
|
660112
|
文秘
(
文
)
|
三年
|
50
|
50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000
|
非师范类
|
||||
20
|
640101
|
旅游管理(文)
|
三年
|
30
|
30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300
|
非师范类
|
||||
21
|
640101
|
旅游管理(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300
|
非师范类
|
||||
22
|
5901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文)
|
三年
|
50
|
50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300
|
非师范类
|
||||
23
|
590101
|
计算机应用技术(理)
|
三年
|
50
|
4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300
|
非师范类
|
|||
24
|
580402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文)
|
三年
|
25
|
20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25
|
580402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理)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26
|
58020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
)
|
三年
|
100
|
9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27
|
620204
|
会计电算化(文)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28
|
620204
|
会计电算化(理)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29
|
620204
|
会计电算化
(
电子商务方向
.
文
)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0
|
620204
|
会计电算化
(
电子商务方向
.
理
)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1
|
590202
|
应用电子技术
(
理
)
|
三年
|
50
|
5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2
|
530101
|
生物技术及应用(生化制药方向
.
文)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3
|
530101
|
生物技术及应用(生化制药方向
.
理)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4
|
530101
|
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
.
文)
|
三年
|
25
|
20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5
|
530101
|
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
.
理)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36
|
670203
|
舞蹈表演
(
舞蹈
.
文理
)
|
三年
|
25
|
25
|
高中
|
艺术类(舞蹈)
|
大专
|
5000
|
非师范类
|
||||
37
|
670203
|
舞蹈表演
(
声乐
.
文理
)
|
三年
|
10
|
10
|
高中
|
艺术类(声乐)
|
大专
|
5000
|
非师范类
|
||||
38
|
670203
|
舞蹈表演
(
体操
.
文理
)
|
三年
|
15
|
15
|
高中
|
体育类(体操)
|
大专
|
5000
|
非师范类
|
||||
39
|
550306
|
供用电技术
(
理
)
|
三年
|
50
|
45
|
5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0
|
640202
|
烹饪工艺与营养(文)
|
三年
|
30
|
25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1
|
640202
|
烹饪工艺与营养(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2
|
510301
|
畜牧兽医(畜牧方向
.
文)
|
三年
|
30
|
27 |
3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3
|
510301
|
畜牧兽医(畜牧方向
.
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4
|
510301
|
畜牧兽医(兽医方向
.
文)
|
三年
|
30
|
27 |
3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5
|
510301
|
畜牧兽医(兽医方向
.
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6
|
510202
|
园林技术(文)
|
三年
|
30
|
25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7
|
510202
|
园林技术(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8
|
660109
|
旅游英语(文)
|
三年
|
30
|
25
|
5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49
|
660109
|
旅游英语(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50
|
640105
|
景区开发与管理(文)
|
三年
|
30
|
30
|
高中
|
文史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51
|
640105
|
景区开发与管理(理)
|
三年
|
20
|
20
|
高中
|
理工类
|
大专
|
4500
|
非师范类
|
||||
52
|
合计
|
2100
|
2000
|
10 |
30 |
40
|
20
|
|||||||
注:个别专业的收费标准若有变动,以省发改委、财政厅文件通知为准。
|
七、联办
重点专业介绍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培养大批社会紧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多次赴宁波、深圳、新疆等地考察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决定集全校之智,倾全校之力,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社会需求量大、“适销对路”、就业有保障、发展前景广阔的应用型专业。为此,学校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协商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采取“
2+1
”办学模式(即前两年在我校接受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三年在合作院校学习,根据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全面综合素质的强化和实训,毕业后由我校和合作院校负责全部安置就业),共建共办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供用电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
在人才培养上,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互派教师参与教学,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共同创办品牌专业。为此,学校大力引进企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研究生等职业教育师资,强化师资力量,投巨资改建扩建实训设施,完善实训条件,为办好应用型专业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实训、就业上,学校充分借助宁波和新疆大中型企业密集、待遇优厚、环境优越的有利条件,推进实训、就业一体化,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希望广大学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报考我校以上应用型专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八、
考生问答
1
、贵校的录取安排在哪个批次?
答:我校师范类和非师范专业的录取均安排在专科(高职)批次,体育类专业的录取安排在体育类专科(高职)批次,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安排在艺术类专科(高职)批次,均在专科(高职)批次同步投档。详见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编印的《甘肃高校招生》。
2
、报考贵校如何填报志愿更加科学?
答:科学填报志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看清楚我校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是按不同的代码分别公布的招生计划,录取时也按不同的数据库进行录取,两个类别之间不能相互调剂,也就是录取时报师范类专业的不能调剂到非师范类专业,报非师范类专业的不能调剂到师范类专业,因此选报专业类别时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成绩慎重填报。
其次,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应慎重选报。录取时首先录取上线的第一志愿考生,计划不满时才录取平行志愿考生,所以要上我校,最好第一志愿就选报我校。
第三,高考成绩是选报学校和专业的主要依据,成绩较高者第一志愿可选报我校师范类专业,成绩较低者第一志愿可选报我校非师范类专业。
第四,对于首选我校师范类专业,录取不上时也可上我校非师范类专业的考生,第一志愿可以选报我校师范类专业,第二志愿选报我校非师范类专业。
第五,如果因志愿填报不当未被任何院校录取的考生,可及时参加征集志愿填报我校,还有录取的机会。
3
、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有何区别?
答:区别主要有三点:
(
1
)培养方向不同。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教师,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
2
)课程设置不同。师范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教育类课程,非师范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技能技术类课程。
(
3
)就业去向不同。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对口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教育行业,但并不局限于教育行业;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对口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技术应用性岗位,但也并不局限于技术应用型岗位。不论师范类专业还是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后均可参加普通专升本、就业招考、应征入伍、到企业就业等。
4
、被贵校录取后是否可以转专业?
答:被我校录取的新生,申请转专业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
1
)学生进校后无特殊原因一般不予转专业。
(
2
)属录取时分配专业不当造成的问题,学生报到时必须向招生处书面说明,核实后重新调剂专业。
(
3
)对录取的专业确实存在学习障碍,或转入的新专业更能发挥本人学习专长的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内向教务处提出转专业书面申请,经过考试和审查,并通过转入系进行面试符合新专业条件的,再经学校批准方可转入新专业学习。已批准转专业的学生,不得申请再转回。
(
4
)学生在校期间最多只能转专业一次,且二、三年级一律不予转专业。
(
5
)不能跨类别转专业。即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普通类专业学习,普通类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艺术、体育类专业学习;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非师范类专业学习,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师范类专业学习。
(
6
)除文理兼招的专业外,不得跨科类转专业。例如:文史类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理工类专业学习,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也不得转入文史类专业学习。
5
、贵校学生食宿条件怎样?
答:学校现有餐饮中心
3
栋,内有
15
个食堂(含
1
个清真食堂
)
,建筑面积
10136
平方米,可同时提供
6000
余人就餐。学校采取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全方位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学生的饮食习惯,充分照顾贫困生就餐,严格控制饭菜价格,生均约
400
元
/
月左右。学校饭菜物美价廉,种类多样,卫生可口,服务热情周到,经甘肃省教育厅评估验收,学校食堂被评为“标准化食堂”。
6
、来贵校上学如何乘车?
答:来校上学,有两种乘车办法:
(
1
)乘坐班车:兰州汽车东站→成县(
6
小时直达)、或武都→成县(
3
小时直达)、或天水→成县(
2
小时直达)。
(
2
)乘坐火车:到天水火车站下车,转乘天水→成县班车(
2
小时直达)。
7
、考生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有何区别?怎样领取考生纸质档案?
答:考生电子档案是高等学校网上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内容包括考生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诚信记录等;考生纸质档案由县(区)招生办统一建立并保管,装有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志愿卡、高考成绩单、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考生电子档案与其纸质档案的相关内容一致,考生被高校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准考证等到考生所在县(区)招生办领取本人纸质档案,入学报到时交学校。
九、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的就业是高校的生命线,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通过多次考察调研各地人才需求状况,确立了“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努力开拓宁波、新疆东西两地就业市场”的就业工作思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以“招考就业与企业就业为主,省内就业与省外就业并进,推荐就业与自主创业共举”的多渠道就业体系,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多元化,有效促进了学校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85%
以上,且就业质量较高。据统计,
80%
以上的师范类毕业生通过各类招考实现就业,在教育、行政、事业等单位工作,环境较好,待遇较高,就业稳定,跳槽现象很少。
2014
年我校共有毕业生
1902
人,截止
4
月底,已有
44
人考取普通专升本继续深造,有
39
人被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录用,有
326
人与企业签约,就业工作正在通过各种方式稳步推进。
一是鼓励毕业生积极报考省内外各类就业招考,通过招考实现就业。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各类就业招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为此学校与几十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多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签订了校校合作协议,保证
90%
以上的毕业生全部安置到待遇优厚、环境优越、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大中型企业上岗,就业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是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在部队接受锻炼,谋求发展。
四是鼓励毕业生积极报考普通专升本,继续深造,提升就业竞争力。
五是鼓励毕业生利用自身特长和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推进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
十、院系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培养工科类应用型技术专业的学院,师资力量强,实习实训设施完备,教学突出实用技能训练,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学院开设有物理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供用电技术等
5
个专业,均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
2
个专业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供用电技术等
2
个专业与新疆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保证
90%
以上的毕业生全部安置到待遇优厚、环境优越、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大中型企业就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3
人,其中:副教授
7
人,讲师
13
人,研究生
7
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45%
。现有在校学生
301
人。近年来教师参编职业院校教材
5
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32
篇。
学院建有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烹饪工艺等
4
个校内实训基地、
28
个实训操作室,内设陇南市国家第六职业技能鉴定所
1
个,拥有汽修厂、驾校
2
个校办产业,合作共建成县鹏飞汽修厂、云飞汽修厂
2
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教学设备总值
1500
多万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技能训练环境。
农林技术学院
农林技术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培养涉农类和理工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力量强,实习实训设施完备,教学突出实用技能训练,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开设有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含生化制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两个方向)等
3
个非师范专业和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等
2
个师范类专业,其中
:
化学教育和生物教育是我校传统的教育类专业,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以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自主选择余地很大。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些专业社会需求旺盛,除企业大量用人以外,全省每年都安排招录一大批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农技服务的工作人员,就业渠道非常广。
全院现有在校学生
431
人。有专任教师
42
人,其中:副教授
15
人,讲师
18
人;有博士
3
人,研究生
11
人,外聘教授
1
人。教师在
SCI
上发表论文
6
篇以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省级科研项目
3
项,获发明专利
1
项。
学院建有植物类、动物类、生物化学类等各类实验实训室
50
个,内设陇南市第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1
个,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联办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行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在省内外的二十多家涉农类大中型企业建有校外实训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生的实训和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数信学院
数信学院现设有数学教育、初等教育(数学方向)、初等教育(信息技术方向)、初等教育(科学方向)、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等
7
个专业,其中:数学教育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也是我校省级特色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以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专业,社会需求大,就业渠道广,毕业生就业有保障。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6
人,其中:副教授
11
人,讲师
31
人;另有外聘教授
1
人。在校学生
900
余人。近
5
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
6
篇,
CSSCI
检索论文
1
篇、
EI
检索论文
4
篇,主编或参编教材
11
部。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国家一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
3
项,省级特等奖
4
项,省级一等奖
3
项,省级二等奖
20
多项。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
2
门校级精品课,参与和主持的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
9
项,其中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
1
项。
学院设有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数学教育、高等数学、会计、计算机基础、硬件、软件等
8
个教研室及
1
个实验中心,建有计算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
EDA
等
3
个硬件实验室、
1
个软件实验室、
2
个网络实验室、
3
个手工做账室、
1
个会计沙盘实验室、
29
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史学院
文史学院现有语文教育、初等教育(语文与社会方向)、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秘、法律事务等
6
个专业,其中:语文教育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初等教育(语文与社会方向)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也是我校省级特色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以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文秘和法律事务专业是我校传统应用型专业,社会需求大,就业渠道广。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
66
人,其中:教授
1
人,外聘教授
2
人,副教授
23
人,讲师
37
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
32
人;有“全国优秀教师”
1
名,“陇南市名教师”
1
名,陇南市领军人才
2
名;有普通话国家级测试员
2
人,省级测试员
6
人。
学院内设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文学理论、公共课、历史教育、法律事务等
7
个教研室,组建了古代文学和法律实践
2
个院级教学团队,建有“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播音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及
13
个教育实习基地。有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6
门,其中《古代文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有“陇南文史研究中心”和“陇南方言研究中心”
2
个校级科研机构,有“古代文学”和“西部宗教和历史文化”
2
个院级科研团队。教师近几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
280
余篇,其中
CSSCI
论文
10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4
篇;出版专著
9
部,主(参)编教材
6
种;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
2
项,省社科项目
1
项,教育厅项目
4
项,市级项目
1
项,校级项目
9
项;获得省级社科奖
2
项,省教育厅高校社科奖
2
项,市(校)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12
项。
全院现有在校生
1214
名,有青春文学社、银河浪文学社、民俗协会、摄影协会、舞浪话剧社、法学社、时政论坛等
7
个学生社团。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奖
330
多人次。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现设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两个专业,均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也是我校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之一,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以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6
人,其中:教授
1
人,外聘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35
人;有研究生
25
人,博士
1
人,在读博士
1
人。在校学生
1227
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00
多篇,主编、参编专著
3
部,主持参与省级科研课题
5
项。
学院建有心理实验室、舞蹈教室、电子琴教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室、美工实训室、蒙特梭利教学实训室、数码钢琴教室、幼儿园模拟实训室、儿童综合教育实验室等,拥有钢琴及数码钢琴
107
架、各种教学用具
3000
多件(套)、专业图书资料
4000
余册、各类教学实训光盘
200
多张。在广州、深圳、宝鸡、兰州、陇南等地建有实习基地
25
家,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地理系
地理系开设有地理教育、旅游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
4
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景区规划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等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设的应用型专业,主要培养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市场需求大,就业有保障;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与新疆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联办,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实行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
系部现有专任教师
20
人,其中:副教授
5
人,讲师
8
人,研究生
10
人,另有客座教授
1
人,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8
人。有在校学生
321
人。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9
篇,参编教材
1
部,建成校级重点课程
1
项,在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各
1
项。
系部建有天文馆、地球概论实验室、地理综合实验室、土壤分析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刀功实训室、热菜实训室、面点实训室、餐饮楼实训基地等专业实验实训室
11
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20
个。实训条件先进,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有效保障。
英语系
英语系开设有英语教育和初等教育(英语方向)和旅游英语等
3
个专业。其中:英语教育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初等教育(英语方向)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这两个专业也是我校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
系部现有专任教师
34
人,其中:副教授
8
人,讲师
18
人,研究生
15
人,外籍教师
3
人,客座教授
2
人。有在校学生
573
人。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20
多篇,完成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
3
项。
系部建有阅读教研室、综合教研室、公共英语教研室、教法教研室等
4
个教研室和
35
个实习实训基地,有多媒体语音实验室
3
个,各类专业图书
500
余册,专业报刊杂志
10
余种,创办了口语协会、夏雨诗社等社团和英语角、读书角,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多年来,全系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学生多次参加
CCTV
全国
英语演讲比赛和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及英语写作比赛,曾获甘肃赛区口语比赛和写作比赛一等奖
2
次、二等奖
6
次、三等奖
8
次。
音乐系
音乐系现开设有音乐教育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其中:音乐教育是我校传统的教育类专业,毕业生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舞蹈表演是应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而开设的应用型专业,就业面很广,全省每年都安排招录一批从事基层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毕业生也可到企业、社会团体就业。
系部现有专任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7
人,研究生
5
人;有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
1
人,中国音协甘肃分会会员
5
人、中国舞协甘肃分会会员
3
人,中国音协二胡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员
2
人,中国音协电子琴学会会员
1
人,陇南市第二层次“领军人才”
1
人。教师在国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60
余篇,获教育部二等奖
3
篇,出版专著
2
部;
2
人获甘肃省“园丁奖”,
2
人获市教育系统先进教师称号。目前在校学生
164
人。
系部教学实训条件优越,拥有钢琴
44
架、数码钢琴
31
架、手风琴
60
台、电子琴
15
台、
CD
收录机
6
台、各类管乐器及民族乐器
400
余件、各种舞蹈服装
2300
余件(套)、舞蹈道具
1000
余件、琴房
41
间、多媒体教室
3
个、舞蹈排练厅一个、专业用书
700
余册、专业图书
5000
余册、期刊杂志
20
多种,为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保障。
美术系
美术系现开设美术教育
1
个专业,在校学生
245
人,该专业是我校传统的教育类专业,毕业生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
系部现有专任教师
18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7
人,讲师
9
人,研究生
5
人。设有专业技法、专业理论、教法基础等
3
个教研室。建有专业画室兼展厅
2
个,各种专业教具
800
余件,专业图书资料
400
余册。
近年来教师在各类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中在国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40
多篇,在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5
部;教师在各类美术专业刊物发表美术作品
40
多幅,师生美术作品参加省级以上美术展览、获奖
20
多人次。教师的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
10
多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
1
项,省级科研课题
3
项,市级科研项目
1
项。
体育系
体育系现开设体育教育
1
个专业,在校学生
247
人,该专业也是我校传统的教育类专业,毕业生除参加各类就业招考外,还可以到企业就业。
系部现有专任教师
23
人,其中:副教授
5
人,讲师
16
人,研究生
8
人,国家一级篮球裁判
3
人。教师先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
4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主编专业教材
1
部,参编教材
5
部,
3
人次获甘肃省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系部建有人体解剖、人体生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保健学等
4
个实验室;有
2
个标准田径场、
2
个足球场、
4
个灯光球场、
10
个篮球场、
7
个排球场、以及综合体育馆(内设篮球馆、羽毛球馆、体操武术馆、乒乓球馆、健美操馆);拥有专业图书资料
2000
余册。教学设施齐全,能够满足教学、训练及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要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现设有思政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
3
个教研室。有专职教师
15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9
人。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学校道德教育新论》、《思想政治教育新论》等学术专著
2
部,参编各类教材
4
部;获陇南市哲学社科成果奖
1
项。
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各级各类培训),现有职工
15
人。
成人学历教育与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省内外八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设有成人函授、网络教育和应用型自学考试学历教育三个类别,申请有
16
个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和
8
个专科专业。
非学历教育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各类培训,培训人员
2
万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
学校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
34
号
邮政编码:
742500
联系电话:
0939-3203309
(招生处)
3201436
(校办)
传真:
0939-3203309
学校网址:
http://www.lntc.edu.cn
电子信箱:
lnszzsb@163.com(
招生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