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天津

院校隶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创建时间1958年

男女比例 40:60

博士点个数14个

硕士点个数74个

加入对比
学校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六十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为国家输送各类人才13.3万余名,毕业生内敛踏实、敬业奉献、拼搏进取,在工作岗位上诠释了校训精神,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作贡献。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原中国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我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1964年,在轻工业部对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中,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我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我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制浆造纸工程学科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同学科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学校综合实力、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高。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2004年,学校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滨海新区建成滨海校区并投入使用,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等六个整建制学院整体迁至滨海校区。200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教育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的协议》,确定科技大学在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整体战略东移。2013年,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进一步扩大了滨海校区的办学规模。201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办学条件

  学校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其中滨海主校区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地带——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50多万平方米,现有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187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18亿元,体育场馆和专项训练设施齐全,建有较高水平的校园网,各项生活设施齐备。

  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学习生活设施、优雅的校园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天津科大,生源质量逐年提高。随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天津市高校中始终处于前列。

  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7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85人,教授、副教授693人,其中,双聘院士5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人、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天津市特聘(讲座、青年)教授34名,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3名。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学科专业

  学校建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3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和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含2个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一流学科,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包装工程、轻化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3个天津市级一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FT)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

  科研实力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高水平科研平台服务本科教学。按照学校“顶层设计”的要求,大力推动实施“强校计划”,已逐步构建了“政策、平台、项目、人才”四位一体的科技工作创新体系,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0余项。科研项目不断攀升,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屡有斩获。科技平台持续发力,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4个, 建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唯一一个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大健康生物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科技平台,还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5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知识产权工作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获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2016-2018年,连续三年获批天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重点资助项目。2014-2018年获专利奖12项,其中,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天津市专利金奖5项、优秀奖6项;专利奖获奖类别和数量,在天津市所有高校中排名第二,市属高校中名列第一。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学校先后承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100余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2000余场。

  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获批天津市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获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大赛优胜奖2项,在全国各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学校与2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津南、东丽、武清、宝坻、蓟州等区县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相关区县300余家企业促成科技横向联系,服务行业和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教育教学

  学校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本科教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教学名师1名,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天津市级精品课;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项目)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项目15个。此外,还拥有一批省级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

  作为天津市首所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高校,学校出台了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后备领军人才。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辅修专业,完成学业可获得辅修学位。学校实施按大类招生和培养政策,学生完成大类学习后可在类内自主选择专业;学校正在推进实施“转出无条件,转入有要求”的员额制转专业政策,满足条件即可在入学一年后申请专业调整;对于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校秉承“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单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高校项目办等荣誉。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人物、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天津市“十佳”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天津市首批创新创业示范校,学校不断完善分层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屡创佳绩。已累计立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千余项,多次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校现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获批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跻身全国团学创业促进工作指数100强高校。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目前已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等4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国外多所高校签订“3+1+1”、“2+2”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在学期间赴国(境)外参加国际竞赛和学术交流;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开展科技合作和重大项目研究;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批准,具备招收国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质,先后接受了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和访问;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三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展望未来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办学定位:

  总体目标定位:至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学科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至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特色学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

  经过60年不懈努力,天津科大人认定目标,矢志不移,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鲜明办学特色,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截止2019年9月30日)

展开查看全部
通讯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天津科技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邮编:300222
联系电话
022-28113336、60273336
校园环境

到我校泰达校区的乘车路线:

1、651路:鼓楼—食品街—百货大楼—塘沽火车站—泰达校区

2、835路:华苑西路—塘沽火车站—洋货市场—泰达中心酒店—泰达校区

3、轻轨:十一经路—中山门—塘沽站—泰达站(转乘有轨电车)—泰达校区

4、880路:洋货市场(轻轨塘沽站)—塘沽外滩—泰达中心酒店—泰达校区

5、104路:塘沽火车站—胜利宾馆—泰达校区

到我校河西校区的乘车路线:

1、天津站乘97、808路公交车至天津科技大学下车

2、天津西站乘地铁至复兴门站,换乘95、855、686、846路公交车可到达我校

3、天津南站乘718路公交车至天津西站换乘地铁到达我校4、乘95、855、823、686、665、859、676、652、629、808、846路公交车均可到达我校

独立卫生间:
寝室人数:
空调:
食堂数量:
食堂
住宿
我校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 公寓设施先进,全部为 六人间,宿舍内有独立卫生间,并配有电话、宽带网接口、壁橱、写字台、书架等生活设施,被褥、蚊帐等生活用品实行代购,学生只需携带随身衣物。 在天津科大,你可以尽情享受先进的现代化公寓设施,融入幽雅的校园文化。 学生食堂的主、副食品种齐全,食堂的管理手段先进,实行计算机售饭管理,学生凭磁卡消费。学校还有南北风味食廊,可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不同要求。校内设有洗衣房,学生可以自助洗衣。校内设有自助银行、邮局、商店、校医院、报亭等服务设施,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实行校园数字化——“校城通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师生就餐、购物、借书、上网、乘车等都可通过一卡完成。
专业级差:
投档比例:
录取规则
录取规则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8-05-10 14:43

录取批次的安排

以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录取批次安排为准。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一、美术类专业

1 .综合分计算方法:按专业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5:5的比例计算综合分。在计算综合分时,专业课成绩按满分750分折算,文化课成绩按高考原始分数计算(满分750分[满分不是750分的,折合成750分],文、理科均含数学成绩,不含政策照顾分)。

综合分算法:综合分=文化成绩×50%+专业成绩×1.5×50%

例如:某考生专业考试成绩为380分,高考文化成绩为360分。经计算其综合分为:360×50%+380×1.5×50%=465分。

2 .报考我校的考生,需政治思想品德和体检合格,参加我校专业考试且专业成绩达到我校合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规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我校公布的在该省的招生计划及考生高考志愿,按照综合分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录取的考生按照综合分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

3 .对于专业考试成绩在全校总排名前100名以内(含第10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规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予以优先录取,按照综合分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此部分录取考生的招生计划包括在该省公布的艺术类招生计划范围内)。

4 .所报专业属考生所在省组织艺术类省统考范围的,必须取得该专业省统考合格证,方有资格参加录取。

5 .湖南省、吉林省的考生不需参加我校专业考试,专业成绩使用省统考成绩,综合分计算方法同上。

二、表演专业

1 .报考我校的考生,在政治思想品德和体检合格、参加我校专业考试且专业复试成绩达到我校合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规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我校公布的在该省的招生计划及考生高考志愿,按照校考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2 .考生报考本专业属所在省组织艺术类省统考范围的,必须取得该专业省统考合格证,方有资格参加录取,并按照所在省有关 2015 年艺术类招生录取规定执行。


加分政策

对政策加分考生的录取,按照教育部规定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执行考生所在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加分政策和录取规定。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对于往届考生与应届考生一同对待(除国防生只招收应届考生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和志愿以及学校条件,在入学一年后可以进行专业调整。

其它

我校在院校录取时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专业录取时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各志愿之间没有分数级差。
本科专业
[]
  • 轻工类
[工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业设计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车辆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类
  • 材料化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轻化工程
  • 包装工程
  • 印刷工程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生物工程类
  • 生物工程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数字出版
[法学]
  • 法学
  • 知识产权
  • 法学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化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技术
  • 生物技术
[管理学]
  • 工业工程
  • 物流工程
  • 物流管理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
  • 经济与贸易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管理学]
  • 金融工程
[艺术学]
  • 公共艺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产品设计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动画
  • 表演
专科专业
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知乎评价

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