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目前,学校设有22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有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和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省重点序列学科。现有教职工3100多人,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外聘7名院士担任相关学院的院长或研究中心主任)。在180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32人,副教授664人;博士生导师326名、硕士生导师883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60%以上。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中国矿业大学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独立学院办学,是江苏省最早批准办学的独立学院之一。学院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办学,校园西邻风景秀丽的云龙湖、云龙山,北邻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泉山科技广场,南邻郁郁葱葱的泉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555亩。校区内有完备的教学研究设施,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有藏书230万册、数字图书89万册的图书馆,以及能够满足2万名学子学习、生活需要的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学院共有普通本科学生7600余人。
学院依托中国矿业大学雄厚的学科和教学优势办学,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现设经济与管理系、机电与材料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系、外国语言文化系、文学与艺术系7个系,26个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15个,经济管理类专业5个,文学、艺术、外语类专业6个。建立了完善的专业建设体系,质量监控系统,确保教学质量。
多年来,学院坚持“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迪肯大学、爱尔兰国家学院、都柏林理工大学、法国拉罗谢尔高等商科学院等多所国外著名大学广泛开展合作,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出国深造提供便利条件。
学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国际、国家及省市举行的学科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937项,其中,国际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亚洲区铜奖2项;国家特等奖2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69项、优秀奖60项;华东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江苏省特等奖3项,一等奖86项、二等奖165项、三等奖255项;苏北地区一等奖25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82项。 此外,学院毕业生考研成绩显著,一直保持在近10%的升学率,进入到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名牌院校继续深造。
面对未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整体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按照“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把徐海学院建设成管理水平先进、特色鲜明、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教学质量较高的独立学院。
近3年学生主要获奖情况:
2013年
在2013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
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江苏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在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在201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江苏赛区一等奖1项;
在全国第六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江苏赛区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在第十七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
在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三等奖2项;
在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中,获得江苏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2013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
在首届江苏省大学生工程管理创新、创业与实践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华东赛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在第十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2014年
在第3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赛中,获得2个赛区铜奖;
在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在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第十八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
在第五届“蓝桥杯”全国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在第七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2014年高校Unity3D游戏开发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在第三届中国建筑与艺术“青年设计师奖”中,获得本科组铜奖1项,优秀奖1项;
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在江苏省第十二届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4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49项;
在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中,获得三等奖3项;
在第十一届五一数学建模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2014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
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在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
在2014年江苏省高校第十一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在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在2014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三等奖2项。
2015年
在2015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
在第十九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在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1项;
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
在第六届“蓝桥杯”全国电子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得江苏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在2015年五一数学建模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地处江苏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的文化教育中心 —— 南部风景区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校园与美丽的云龙湖、云龙山以及四季葱茏的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邻。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2018-05-09 17:23: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2017-05-03 11:21: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2016-04-25 10:17: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2015-05-22 11:13: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2014-04-29 09:25: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2013-05-17 15:51: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2013-05-08 17:05: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2012-04-12 16:00: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2011-04-26 10:45: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2011-04-26 10:37: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2010-04-01 14:39: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2009-04-23 14:16:0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08年招生章程 2008-05-13 11:39: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1.执行教育部、各省(市)招生政策的规定,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2.根据各省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对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05%以内。
3.江苏省外考生进档后根据投档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参照该省招生计划数100%优先录取,并按照“专业清”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如有退档考生则从余下投档考生相应数量递补进行录取。投档分相同时文科考生按语文、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分数排序;理科考生按数学、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分数排序。
4.江苏省进档考生专业录取按照“专业清”的录取原则,专业录取的排序按以下规则:
选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CC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4C及以上,技术科目必须合格。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给予一定的奖励分,选测科目等级A+加3分,A加1分,即组合A+A+加6分,A+A加4分,A+B+ 、A+B或A+C加3分,AA加2分,AB+(AB或AC)加1分。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奖励分后进行排序,若考生加分后的排序分相同,按照原始投档分的高低择优录取;若原始投档分还相同,按照A+A+、A+A、AA、A+B+、A+B、AB+、AB、B+B+、B+B、BB、A+C、AC、B+C、BC、CC的先后顺序;若选测科目等级还相同,按照文科考生按语文(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语文(含附加分)分数排序,理科考生按数学(含附加分)、外语两门科目总分排序,两门总分也相同则按数学(含附加分)分数排序。
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服从调剂时,学校将根据各专业的录取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对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
5.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所在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文化和专业考试成绩均要达到所在省招生部门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进档考生按文化考试成绩及专业成绩综合相加排序(安徽省按照其省考试院折算后投档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艺术专业成绩高的考生。
6.体检标准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7.各专业录取均无男女比例限制。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报考条件
1
.符合所在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生报考条件。
2
.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3
.身体健康,色觉检查正常,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1
.考生需参加所在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2
.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查与体检合格、文化和专业考试成绩均达到本省招生部门划定的录取分数线,按文化考试成绩及专业成绩综合平衡,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
3. 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所在省招生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文化和专业考试成绩均要达到所在省招生部门划定的录取分数线。进档考生按文化考试成绩及专业成绩综合相加排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
加分政策
江苏省选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CC及以上,必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4C及以上,技术科目必须合格。对进档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给予一定的奖励分,选测科目等级A+加3分,A加1分,即组合A+A+加6分,A+A加4分,A+B+ 、A+B或A+C加3分,AA加2分,AB+(AB或AC)加1分。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转专业条件
大一转专业:
第一学期结束后,无不及格(补考)课程,综合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40%的学生,均可在第一学期结束时提出转专业申请;通过资格审核的学生,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考试科目按照学科专业分类,转入文科类(含外语专业)专业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转入经济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和经管高数;转入理工科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大学英语和理工高数)。
原则上转出和转入专业的人数不超过该专业人数的10%。
其他转专业:
其他特殊情况(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申请)
(1)个别在某些方面确有专长,转专业更有利于发挥个性特长者。此类学生必须持有与专业相关的全国性以上(含全国性)比赛一等奖等相关成果的奖励证明。
(2)个别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别的专业类学习者。
(3)学院因专业调整或停办,保留一年入学资格的新生或学籍异动的学生,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4)个别在原专业学习确有困难,不转专业难以继续学习者,可申请降级转专业。转入专业只能在当年录取分数低于现所学专业或在学院限定的专业范围内选择。
(5)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可申请降级转专业,转专业人数不超过该专业人数的3%(四舍五入)。若申请人数超过该专业人数的3%,则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考试。
其它
- 机械工程
- 工业设计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信息工程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土木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工程管理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行政管理
- 工业工程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