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连 大 学 简 介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为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独立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后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后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7年10月,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时任大连市副市长赵亚平出任新的大连大学校长、党组书记。现任大连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校长潘成胜。
多年来,大连大学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秉承“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核心理念,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的优良校风,坚持“面向未来,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理学、工学、医学、管理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25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20多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成人教育学院学生5000余人,设有附属中山医院、附属新华医院2所三甲医院。
大连大学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放在首位,努力积聚丰厚的人才资本。学校现有教职工4500余人,专任教师10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39人(含2所附属医院),其占专任教师比例数列辽宁省80余所高校中的前列。专任教师中有长期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6人,正高职人员393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等30余人。学校被市政府确定为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
大连大学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利用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与整合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构建了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考取研究生比率和一次性就业率逐年上升,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取得了获节能减排竞赛连续两届全国特等奖、“挑战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二等奖等标志性成绩,还在数学建模、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力学竞赛、ERP竞赛等、以及外语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艺术类赛事中获得多项国家级奖,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文章与作品数量逐年上升,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而被授权的专利达数十项。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等7个国家级基地;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培养基地7个,省级示范性、特色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门,是省微电子通信与IT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辽宁省教学成果奖34项,启动校级教改课题425项,建有253个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注重塑造先进的大学精神,积极树立现代文化模式,大力倡导求实的文化理念,建设了一批以素质教育博物馆和纪念园为标志的文化载体。
大连大学有7个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8个学科获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计划”和“特色突出计划”;已建成先进设计与智能计算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2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人文社科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一批国家863和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其中国家863、973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0余项;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防、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列辽宁省80余所高校的前列。
学校总占地面积1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3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2.1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40万余册。由综合体育馆、中心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等组成的体育场馆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体育设施达到国际比赛标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田径队的训练基地。
大连大学注重吸引国外智力,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筑波大学、中央大学、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金泽大学,美国特洛伊州立大学,韩国中南大学院、群山大学、昌原大学校、鲜文大学等6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聘请外国专家与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学校也组团或派教师出国进修、考察及学术交流。
目前,大连大学已经进入了“调结构、建特色、上层次”、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凝练学科方向,转变发展模式,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到2015年,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初步建成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部分学科居于省内领先地位、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地方高校一流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数据截止:2012年7月底)
大连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8-04-26 14:39:00
大连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6-05-13 10:52:00
大连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5-04-20 08:16:00
大连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2014-05-15 10:15:00
大连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2013-04-23 15:08:00
大连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2012-04-26 15:02:00
大连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2011-04-29 09:58:00
大连大学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2010-05-18 14:21:00
大连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修改) 2010-05-18 13:38:00
大连大学2009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2009-04-20 13:44:00
大连大学2008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2008-04-16 17:11: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大连大学
2006年音体美专业录取办法(草)
一、音乐专业
(一)
音乐学(师范)
录取方法:我校专业考试成绩合格,依据招生计划
,
按照
高考文化总分
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
音乐表演专业
录取方法:我校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文化总分达到当年各省艺术类建档线,视唱练耳成绩须达到及格线,依据招生计划,按 专业考试成绩 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美术专业
(一)美术学(师范)专业
录取方法:我校专业考试成绩合格,依据招生计划,按照
高考文化总分
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美术学(非师范)、艺术设计专业
录取方法:我校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高考文化总分须达到当年各省艺术类建档线, 专业考试分数加上高考文化总分 ,依据招生计划,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三、体育专业
(一)体育教育
外省录取方法:
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加试成绩均需达到
各
省建档线,
依据招生计划,按照
高考文化总分
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辽宁省录取方法:
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加试成绩均需达到本省建档线,
依据招生计划,按照
高考文化总分
/5+
体育教育专业分
得出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运动训练专业
录取方法:专业加试成绩合格,高考文化分数达到当年学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依据招生计划,按 综合成绩 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四、其他政策
(一)
音乐学(师范)、美术学(师范)专业、美术学(非师范)及艺术设计专业专业考试成绩前三名者,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高考文化分数达到各省艺术类建档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有特殊专长或学校学科建设急需专业,经学校专业考核小组确定,破格录取。
(三)音乐、美术类各专业的高考文化分数均包含外语、数学成绩。
大连大学招生办公室
2005年10月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
- 中药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护理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业设计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车辆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土木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建筑学
- 生物工程
- 小学教育
- 体育教育
- 运动训练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法学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生物技术
- 工程管理
- 工程造价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
- 物流工程
- 人力资源管理
- 会计学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数字媒体艺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美术学
- 舞蹈编导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金融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