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学院(英文:Hezhou University)是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贺州市。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后更名或改建为贺县师范学校、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元月贺州市师范学校并入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贺州学院。
[校园校舍]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00多亩,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
[图书设备] 学校馆藏纸质图书98.19 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97万元。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47 人,专任教师54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 人、副高级职称168 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共327 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招生的普通本科专业36 个、专科专业12 个,全日制在校生10049人,其中本科生8684人、专科生1365人。设有文化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14 个学院。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以工学、理学、教育学为主,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2008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 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
[教学科研] 学校拥有广西重点学科2 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5 个、广西急需专业1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 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以果蔬保鲜和深加工研究为研究方向的院士工作站1个,广西马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组建,是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族群文化博物馆、贺州矿冶钱币博物馆和林汉涛艺术作品陈列馆,形成了南岭走廊族群文化、贺州方言、桂东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等特色领域研究,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先后承担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68项 ,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94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46项,国家授权专利5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32篇。获自治级教改教研立项课题9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 项(合作)、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6 项。
[校园文化] 学校传承“自强、自立、求知、求真”校训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主线,以“桂东百家讲坛”、“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品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全国和自治区级学科竞赛奖953 项,其中包括“挑战杯”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竞赛奖42项,自治区级竞赛获奖925项;参加文艺竞赛活动,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二等奖7 项、三等奖8项。“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中国梦我的梦”贺州学院大学生艺术巡梦乡村行活动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合作与交流] 学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正式成员;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合作建设“数字媒体产业人才项目实训基地”,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贺州学院-中兴通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贺州学院新道经济管理学院,与广东宝贤集团共建贺州学院餐饮管理学院,与广西三诺电子有限公司共建三诺科技学院,与钟山县人民政府共建了村镇学院等。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泰国、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1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或合作关系,已选送12批学生出国学习,招收了11批外国留学生。
学校环境优美,绿草如茵,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自治区级“绿色先进集体”、“绿色大学”、“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和谐学校”等荣誉称号。
(2015年3月10日更新)
学校座落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山水名城桂林与商业大都市广州黄金路线的中间、泛珠江三角洲前沿、颇具发展潜力的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贺州市。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相隔1000多米。校园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是贺州市“花园式”单位,荣获自治区首批“绿色大学”、“安全文明校园”称号,是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家园。
学校现有学生宿舍是公寓式宿舍。
贺州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2018-04-24 14:57:00
贺州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2017-06-06 10:37:00
贺州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2017-06-06 10:35:00
贺州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2016-06-21 15:16:00
贺州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2014-04-15 16:43:00
贺州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2013-04-16 10:29:00
贺州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2011-05-24 08:44:00
贺州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 2010-04-30 16:12:00
贺州学院2009年招生工作章程 2009-05-11 17:17:00
贺州学院2008年普高招生工作章程 2008-05-12 17:15: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二、艺术类专业的录取
对于我校组织艺术专业校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考我校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并取得合格证。按考生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关于艺术类专业的投档规定,对专业校考成绩合格、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参照考生志愿,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按专业术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分(按比例折合成百分制)×60%+文化分(按比例折合成百分制)×4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校考成绩或综合分相同,则按以下文化分排列规则录取:总分(总成绩+照顾分)—总成绩(高考各科成绩之和)—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综合科成绩—外语科成绩(不含复试成绩);不设单科分数要求。
我校未组织艺术专业校考的专业与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可生源所在省的艺术专业招生统考(联考)成绩。按考生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关于艺术类专业的投档规定,对专业成绩合格、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参照考生志愿,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文化课成绩在省最低控制线上且专业课成绩合格,体检符合专业要求,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化课成绩在省最低控制线上且专业课成绩合格,体检符合专业要求,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分(按比例折合成百分制)×60%+文化分(按比例折合成百分制)×40%〕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分或综合分相同,则按以下分数排列规则录取:专业分—文化总分(总成绩+照顾分)—总成绩(高考各科成绩之和)—语文科成绩—数学科成绩—综合科成绩—外语科成绩(不含复试成绩),不设单科分数要求。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我校的民族预科生分为少数民族预科生和普通民族预科生两类,只面向广西招生。
1. 少数民族预科生面向广西 60 个“老、少、边、山、穷”县(市),招收农业户口的少数民族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生源情况及民族分布情况划定,但不低于相同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80 分。预科阶段免交学费,集中在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学习一年,经考核成绩合格者,第二年直升我校本科专业学习。
2. 普通民族预科生面向广西招收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生源情况及民族分布情况划定,但不低于相同批次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80 分。预科阶段集中在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学习一年,经考核成绩合格者,第二年直升我校本科专业学习。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除有相关文件要求外,我校对往届生和应届生的录取同等对待。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根据《贺州学院普通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校教〔2013〕10号)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从2014年开始,新生转专业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转专业时间
(一)新生应该在入学满一学期方可转专业;
(二)转专业手续一般应在第十五周办理,并在新学期开始后进入转入专业学习。
二、转专业条件及要求
(一)艺术、体育类专业不能转入普通本科专业(上级招生文件已明确规定);
(二)申请转入专业招生科类必须与本人高考科类(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一致;
(三)因病转专业的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材料;
(四)学生转专业须通过考核,考核方式有面试和面试+笔试两种,具体考核方式、内容和要求由拟转入专业学院确定,考核工作由拟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考核小组负责。
三、审批程序
(一)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转专业申请,并提交《贺州学院学生转专业审批表》;
(二)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交拟转入专业学院审核;
(三)拟转入学院对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进行考核;
(四)拟转入专业学院审核同意后,交教务处审核;
(五)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报分管校领导审批;
(六)将审批完成后的《贺州学院学生转专业审批表》交到教务处学籍科,由学籍科报教育厅并做好相关工作。
其它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物工程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秘书学
- 英语
- 思想政治教育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工程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市场营销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音乐学
- 舞蹈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美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工程造价
- 建筑工程技术
- 应用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传媒策划与管理
- 商务管理
- 会计电算化
- 投资与理财
- 工程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