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
1903
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
1912
年和
1914
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2008
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
学院有
“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
”
的美誉。这里群星灿烂,名人辈出:中国共产党的
“
一大
”
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李达,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党
“
五大书记
”
之一任弼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黄兴,
“
难酬蹈海亦英雄
”
的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以及一大批杰出人物如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周谷城、田汉、黎锦熙、张国基、谭延闿、王先谦、何绍基等曾在此学习或工作。一师师生(含城南书院)载入《辞海》者达
48
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和解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称赞
“
一师是个好学校
”
,亲笔题写了
“
第一师范
”
校名,并题词
“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
。徐特立
6
次来校视察,并题词
“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
。江泽民为矗立在校园内的
“
青年毛泽东
”
铜像题名。党和国家领导人邓颖超、宋任穷、宋平、李岚清、李长春、李铁映、刘延东、彭佩云、陈至立、周铁农、路甬祥、徐匡迪等来校视察。并有多位外国元首来校访问。
学院校风、教风、学风优良,人才培养质量好,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
90%
以上。
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和教研教改基地、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东方红校区 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东方红镇,占地 1090 亩,整个校园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处处充满山水园林的气息,校舍建筑美丽壮观,庄重别致。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科学教育
- 教育技术学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体育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英语
- 翻译
- 广播电视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心理学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音乐学
- 舞蹈表演
- 舞蹈学
- 美术学
- 书法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