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淀了“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和大学文化。自建校以来,为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40余万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连续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本藏书351.72万册,电子图书80.26万册,中外期刊956种,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学校设有19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9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600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986人,其中正高职称313人,副高职称65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人等。
学校紧紧依托行业,建成了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会计学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1个、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9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4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7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
学校先后获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近五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0项;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3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400余项。
学校拥有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养)学科6个,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部级创新团队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43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8个。
学校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2006、2011、201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五年,学校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388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高端项目资助;职务发明专利774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5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资格,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目前在校留学生400余人,其中学历生超过85%。与黑山大学、利比里亚大学、沙巴大学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遵循《长沙理工大学章程》,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11月20日更新)
学校座落在历史名城长沙市,临滔滔湘江水,望葱葱桔子洲;校园芳草流青,秀木苍翠,理风文乐,激浊扬清;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和园林式单位。
壮美云塘
云塘春色
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房间内设有独立卫生间(云塘校区设有空调和热水器)。学校餐厅独具特色,环境优美,餐饮品种丰富,价格适中,能满足各地学生的不同口味。
- 工程力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车辆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土木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水利类
- 水利水电工程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测绘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轻化工程
- 交通运输
- 交通工程
- 环境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生物工程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翻译
- 新闻学
- 法学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
- 应用化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应用统计学
- 物流工程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
- 市场营销
- 工程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数字媒体艺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产品设计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