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 “ 徽风皖韵、千湖之城 ” 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 —— 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是 1928 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 1946 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 1949 年 12 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 1972 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 2005 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 80 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 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 “ 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 ” 的精神,积淀出 “ 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 的教风,培育出 “ 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 ” 的学风,凝炼出 “ 厚德、重教、博学、笃行 ” 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 20 万余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传媒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17 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 —— 硕士 —— 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 5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5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5 个博士后流动站, 26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28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8 个省级重点学科, 84 个本科专业。有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 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中心 ) , 1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2 个省级创新团队。
学校现有教职工 2279 人,其中专任教师 1412 人,正高职称 350 人,副高级职称 616 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1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3 个,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国家级人选 6 人,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 ” 支持计划 7 人, “ 皖江学者 ” 特聘教授 5 人、讲席教授 7 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8 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47 人, 5 个省级教学团队, 10 个省级教学名师, 12 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 37479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187 人,硕士研究生 4249 人,普通本科生 21583 人,留学生 191 人,成人本专科生 11269 人。
校园占地总面积 195.2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79.09 万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57 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 275.2 万册,古籍善本 600 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 3000 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安哥拉独立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
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 “ 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 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 “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 ” 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2018-04-28 16:55:00
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7-04-28 17:16:00
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6-05-26 15:39:00
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3-05-24 16:31:00
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2-05-05 14:24:00
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1-04-18 17:03:00
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2010-04-22 10:34:00
安徽师范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2009-04-24 14:27:00
安徽师范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非安徽省) 2008-06-18 11:40:00
安徽师范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安徽省) 2008-06-18 11:39: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安徽省:文理科在文理科本科一批;音乐类、美术类专业在艺术类本科第二批(省统考艺术本科批),摄影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含空乘与礼仪方向)在艺术本科第三批(省内校考批);体育类专业在体育本科一批; 社会体育(体育表演方向)专业在体育类单独考试批。
其他省详见各省报考指导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1、音乐
类
、美术类
(含动画)
专业
:
A.安徽省考生,按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计
算
方法如下:综合分=文化
成绩
÷文化
成绩满
分×300+专业
成绩
÷专业
成绩
满分×700,其中文化
成绩
含政策加分。
B.其他省考生,均使用我校的专业测试成绩。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
(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其他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
的情况下,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专业成绩排名依次录取。
2
、音乐
类
、美术类
(动画除外)
专业的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要求不低于50分(不含江苏省考生),具体标准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组根据今年生源总体情况在录取前确定。
3
、摄影专业,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
(生源省招生主管部门有其他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
的情况下,按照专业成绩排名依次录取。
4、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艺术类本科省控线
(生源所在省有其他规定的按所在省规定执行)
,按照
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
综合
分
择优录取。综合
分
计算方法如下:
综合分=专业
成绩
×60%+文化
成绩
÷文化
成绩
满分×
专业成绩满分
×40%。
5、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乘与礼仪方向)专业,均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面试。已通过专业面试的考试,
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艺术类本科省控线
,按照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综合分择优录取。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
综合分
=专业成绩
×
7
0%+文化
成绩
÷文化
成绩
满分×
专业成绩满分
×
3
0%。
6
、江苏省考生:
艺术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必测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文化成绩在本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报考音乐
类
、美术类的考生,外语成绩不低于40分;报考
动画、
摄影专业的考生,外语成绩不作要求。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所有希望转专业的学生,于一年级上学期基本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通过考试,符合相关要求的学生可以转专业。
其它
- 应用生物科学
- 园艺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材料化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运动训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休闲体育
- 教育学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秘书学
- 英语
- 俄语
- 法语
- 日语
- 新闻学
- 广告学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生态学
-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统计学
- 旅游管理
- 物流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摄影
- 绘画
- 美术学
- 动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音乐学
- 投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