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浙江宁波

院校隶属浙江省教育厅

创建时间2004年

男女比例 未知

博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硕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加入对比
学校简介

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学校由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担任校长,罗杰·伍兹教授担任执行校长。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权威排行榜,诺丁汉大学位列英国高校十强,世界百强。

宁波诺丁汉大学以"一流学术成就一流国际化人才"为办学宗旨,将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优势学科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所需相结合,引进一系列具国际一流水准的学位课程,使中国学生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世界优质高等教育。学校的所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实行全英文授课,实行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完全一致的教学评估体系,并专门设有第一学年部来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

学校位于宁波市大学园区,占地面积887亩,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目前在校生3600人,教职员工250余人,来自于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学校从全国23各省市通过高考招生,并要求考生成绩在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以上。

目前,学校已建立国际商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国际问题研究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英语语言研究学院和工程学院,提供多个本科、研究生层次专业教学。目前,学校已有三届硕士毕业生(2006,2007及2008届),首届本科生于2008年毕业。宁波诺丁汉大学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同英国诺丁汉大学学生一样优秀,并且就业率也很高。

在科研方面,学校同国内外的学术机构有着各种形式的合作,并设有一系列研究机构,包括亚太研究所、比较文化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和全球化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此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也即将建立。

国际化是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一项核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现由一支强大的国际师资队伍加以保证。学校师资全部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严格选派,从而使中国学生以远低于海外留学的费用、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目前,学校已拥有众多来自23个不同国家的专任外籍教师,从事学术英语及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学校有一支不断壮大的国际学生队伍,目前在校的国际生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包括全日制国际生、学年或学期制的交流学生。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国际生的比例将逐渐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0-25%。此外,每一个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夏季短学期,或通过交换项目与海外学习项目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或其他世界著名院校学习。

办学特色

引进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谋求与中国国情的紧密结合,创办诺丁汉特色的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规模不唯大,学科不唯全,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优势学科中注入中国本土的鲜活内容,使宁波诺丁汉大学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准的中外合作大学,把学生培养成熟悉中西方文化,熟练掌握和运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具有国际化思维与视野,达到诺丁汉大学专业水平与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查看全部
通讯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泰康东路199号
联系电话
0574-88222460,88180004
校园环境
独立卫生间:
寝室人数:
空调:
食堂数量:
食堂
住宿
学校为所有在校生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所有的房间都配备有基本家具,电话,空调,热水以及因特网接口。本科生为四人间,收费为2000元/年。
专业级差:
投档比例:
录取规则
录取规则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8-06-09 16:54

录取批次的安排

宁波诺丁汉大学2015年获准在浙江、北京、上海、陕西、海南、江苏、四川、天津、辽宁、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福建、湖北、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吉林、新疆、宁夏二十八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一批次统一招生。2015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计划为准。

具体录取方式如下:

(1)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先录取学校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不满时,再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2)对已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执行相关的投档规定,实行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接受投档;在高考总分相同的前提下,我校将按考生的英语单科分数进行排序。

(3)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投档,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投档,以此类推。当某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随机调剂到录取未满计划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根据政策考虑退档。

(4)我校不设专业分数级差。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转专业办法: 学校 根据学生申请、学生成绩及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来确定能否转专业。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而言,我校学生转专业更容易些,成功几率更大。当然也不意味着转专业会100%成功。

转专业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学校一般会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第2学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学校对入校就读的学生仅提供这样一次机会。

特别说明:学校按大类专业招生。学生进校后,结合教学资源、高中文理分科的区别以及学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语言课程成绩,允许部分优秀学生申请专业调整,其中每个专业接收的转入最大名额为其招生计划数的10%。在此前提下,不同学制之间也可申请专业调整,但文科学生不能转入理工科专业、其他专业学生不能转入工程类专业。

其它

本科专业
[工学]
  • 建筑学
[文学 ]
  • 英语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科专业
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知乎评价

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