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简介
蚌埠学院于 2007 年 3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 学校编号 11305 ), 由办学历史近 30 年的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人文学科、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2004 年 5 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筹建蚌埠学院。 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 关于 “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校园规划和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三所院校的实质性融合,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增强学校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争取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本科学校的设置标准 ” 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省教育厅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 “ 以筹促建、重在建设 ” 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 2006 年 12 月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院筹建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评估。 2007 年 1 月 29 日,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了蚌埠学院正式建校。
蚌埠学院占地 80 公顷,其中新校区 65 公顷,坐落于蚌埠大学园区内,东靠建设中的京沪高铁蚌埠站,南倚芦山,西临龙子湖,北接安徽财经大学和蚌埠医学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按照本科院校标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性要求和 1 万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蚌埠学院新校区已建校舍 23 万平方米,现有实验室 17 个大类、97 个分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4400 多万元;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达到 3000 座;馆藏纸质图书 58 万册,电子图书 25 万册,共计完成投资 4 亿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98 名,2007 年度省级教学名师(本科部分)1 人,副高以上教师 153 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 231 名,另有在读硕士、博士 124 人,非教师系列高级职称29人。学院设有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写作研究所、金工实习工厂、食品加工实习工厂等机构。
学院目前有机械与电子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艺术设计系、经济与管理系、外语系、教育系、理学系、音乐与舞蹈系、体育部和人文社科部 11 个教学系部。学院现已招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音乐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交通运输、数学及应用数学、英语13 个本科专业。另有省教育厅批准设置的新增本科专业 7 个。 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同时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食品营养与检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保险实务、环境艺术设计、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 46 个专科专业。目前,学院在册学生 16000 多名,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8500 余名。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两大基本功能,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近几年 , 学院共承担省级科研项目 53 项,与有关企业签定在研项目 19 项,发表论文约 600 篇,发明专利 3 项,省级本科精品课程 1 门,合作共建省级本科精品课程 6 门,省级专科精品课程 3 门,获各类奖项 90 项。 蚌埠学院一直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先后有日本、德国、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外籍教师多人来蚌埠学院访问、讲学或短期工作。利用日本政府低息贷款 11 亿日元,进行有关实验室建设和人员培训。
蚌埠学院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目前学院正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力争在学科专业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升学院总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蚌埠学院新校区坐落在蚌埠市龙湖大学园区,西临碧波荡漾的龙湖,南依林木葱茏的芦山,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文化教育资源丰富、学习生活条件优越 。
新校区食堂建筑面积
109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近万名学生同时用餐。主食、小吃有40多个品种;副食每天有近百个品种可供选择。同时还特别设有清真服务区。学生平均伙食标准为3.5元/天。
宿舍条件
学院实行公寓化管理,有 4 人间、 6 人间、 8 人间。住宿费标准为600-1000元/学年。-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业设计
- 车辆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土木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 交通运输
- 环境科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生物工程
- 学前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广告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应用化学
- 工程管理
- 市场营销
- 音乐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与科技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数控技术
- 环境艺术设计
- 音乐教育
- 英语教育
- 文秘
-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 生物制药技术
- 应用化工技术
- 生物技术及应用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电子商务
- 会计
- 食品营养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