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19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举措,努力建设特色浙师、和谐浙师、美丽浙师、活力浙师、幸福浙师,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办学概况(数据截至2019年10月)
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30余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其中有21万奋战在教育系统,近一半浙江省在职特级教师和省一级重点中学校长毕业于我校。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稳居浙江省本科院校前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研究生5900余人,留学生3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万余人。
学科门类齐全,有71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数学、化学、工程学、材料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课程1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5人。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28项、全国教科规划优秀成果奖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9项。建有浙江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教师培养”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等,共建附属学校20余所。学校立足浙中,深化与金华战略合作,积极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发挥作用。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学校与5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60余个国(境)外大学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入选“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在海外建有6所孔子学院,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非洲研修中心、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南宋·李清照《题八咏楼》
金华古称婺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在这片总面积为
1.0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小”中显“大”,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
○小商品大市场:区域经济独具特色
金华自古为富庶之地,素有火腿之乡、花卉苗木之乡、百果之乡、浙中粮仓等美称。全市
90%
以上的企业是民营企业。义乌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永康是中国“五金之乡”;东阳的建筑、木雕,浦江的水晶等都享誉海内外。
○小盆地大交通:沿海内陆交汇要冲
金华毗邻上海、宁波、温州三个港口。境内有
5
条铁路、
8
条高速公路;义乌民航机场已开通北京、广州等
20
多条航线。市区到杭州只有
90
分钟的路程,到上海也只需
180
分钟。
○小城市大集群: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浙江是市场大省,而金华又是浙江的市场大市。在新出台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金华—义乌将与杭州、宁波、温州一起,成为人口
200
万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被称为浙江“第四城”。
○小邹鲁大教育:文化教育繁荣兴盛
金华历史上即为文化之邦,素有“小邹鲁”之称,名人荟萃,文风鼎盛。近现代的陈望道、施存统、曹聚仁、冯雪峰、邵飘萍、吴晗、艾青、黄宾虹、施光南、严济慈等都是从金华走向世界的文化名人。上大学人数连续
10
多年遥居浙江省第一,培养了一大批两院院士、教授、博士,被誉为“千名教授汇一省、百名博士集一乡”。
○小景点大旅游:风景环境这边独好
金华山青水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60.2%
,现有
1
个国家级、
7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3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10
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一个为广大旅游者所神往的旅游胜地。
学校共有三个学生食堂:初阳食堂、杏园食堂、桃源食堂,自东向西分布在学生生活区内。三个食堂均为近年新建,硬件设施全省领先。每个食堂都设有多个餐厅,能容纳
8000人就餐。餐厅配备空调,环境优美,音乐缭绕,风格各异。就餐、打开水、洗澡均使用金龙卡电脑消费系统,打卡结算,简便快捷。餐厅实行超市自选式售菜,菜肴花色品种丰富,有低中高不同档次菜价,学生可根据爱好自由选择。就餐无须携带碗筷。食堂配备自动洗碗机和餐具消毒系统,卫生安全。
学生食堂均由学校后勤集团负责经营,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各食堂正在进行
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杏园食堂2001年曾举办华东高校伙食研讨会,具有“华东第一厅”美誉。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
公寓情况介绍
我校学生公寓有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等多个档次的学生宿舍。四人间寝室配置有单人铁床、单人多用柜、小方凳、电视机等,有预留的电脑网络接口和电话机接口。铁床上附有箱架。有独立的卫生间或单元内卫生间。卫生间内有淋浴、盥洗等设施。六人间单元内设有卫生间。八人间配备有公共的卫生间和盥洗室。
公寓实行垃圾袋装化。后勤集团学生
公寓管理中心定期为寝室提供垃圾袋。每幢宿舍楼配备了楼长、清卫工,并为学生提供小五金工具、针线包等的出借服务。每个公寓小区配备了门卫和值班员,实行
24小时巡逻。公寓实行统一熄灯管理制度。公寓用水用电实行计量,每生每月的额度为3吨水、3度电,超出部分按有关规定与标准收费。公寓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电炉、电饭煲等。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业设计
-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 材料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交通运输
- 环境科学
- 城乡规划
- 科学教育
- 人文教育
- 教育技术学
- 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
- 特殊教育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广告学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地理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
- 文化产业管理
- 财务会计教育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旅游管理
- 行政管理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产品设计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美术学
- 动画
- 戏剧影视文学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艺术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艺术教育
- 应用心理学
- 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