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陕西西安

院校隶属陕西省教育厅

创建时间1999年年

男女比例 38:62

博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硕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加入对比
学校简介
全国重点 西部龙头 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我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 1934年)
专业最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7大类64个专业)
陕西省同类院校科研实力最强学校
首批 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
全国重点建设的 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先进集体
首批 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
陕西省文明校园
陕西省平安校园
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
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陕西省高等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学校
陕西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1999年批准成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1934年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我国举办高职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七十多年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万多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0多项。系首批2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也是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学院地处全国唯一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距西安60多公里,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在建校舍14.1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元。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188个,校外实训基地163个。图书馆藏书71万册,开通了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建成了图书电子阅览室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名,教职工830名,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286名。
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旅游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生态环境工程系、药物工程系、动物工程系、公共课教学部等 16 个院系部。开设有 64 个高职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 2 个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艺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园林工程等 7 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设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委多项行业工种
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点,可承担176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
近年来,学院秉承“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校训和“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办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学院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共赢共进的原则,与106个县(区)政府、1017个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专业为纽带,系部抓实施,县乡做协调,需求为基础,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四方受益”的互惠互利良性机制,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技能培训型、实验实训型、顶岗实习型、就业基地型等多种互惠合作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专业开发、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和“学习预期成果”的课程建设思路,采取“解构、压缩、精简、整合、拓展”等方法,形成了“季节分段、工学交替”、“情景化模块式”、“合格+特长”等适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院级精品课程83门。近三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40多项次,增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互惠多赢中彰显活力。共承担省(部)和杨凌示范区重点科研推广项目192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地厅级16项,科研项目、经费、奖项等多年来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
建设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思路,采取引、聘、培、奖、管的办法,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师资队伍补充、淘汰、晋级、奖惩、考评新机制,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先后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500多种,公开发表论文1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900多篇。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3名,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18名。
创新思想教育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和“教育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的工作思路,实施了专家教授百场报告工程、社会实践育人工程、个性化教育工程、管理育人队伍培训工程、班主任知心工程、社区(公寓)亲情化服务工程等“六大工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重视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教育,与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交流与合作,派出教师200多人次在国外学习、培训,与澳大利亚爱迪斯科文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等7个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培养学生。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6% 以上,位居全省前列,连年被评为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 2009 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2009 11 月,学院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0 4 月,被教育部授予首批 50 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全国重点 西部龙头 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我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1934年)专业最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7大类64个专业)陕西省同类院校科研实力最强学校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先进集体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学校陕西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1999年批准成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1934年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我国举办高职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七十多年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万多名,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0多项。系首批28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也是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学院地处全国唯一的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距西安60多公里,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其中校园面积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4万平方米,在建校舍14.1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元。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188个,校外实训基地163个。图书馆藏书71万册,开通了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建成了图书电子阅览室和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名,教职工830名,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286名。 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旅游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生态环境工程系、药物工程系、动物工程系、公共课教学部等16个院系部。开设有64个高职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2个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园艺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畜牧兽医、园林工程等7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设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四部委多项行业工种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点,可承担176个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 近年来,学院秉承“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校训和“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办学方针,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特色名校四大战略和名牌专业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实训基地工程、教学质量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招生就业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等十大工程,办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平台。学院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共赢共进的原则,与106个县(区)政府、1017个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专业为纽带,系部抓实施,县乡做协调,需求为基础,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四方受益”的互惠互利良性机制,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技能培训型、实验实训型、顶岗实习型、就业基地型等多种互惠合作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专业开发、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和“学习预期成果”的课程建设思路,采取“解构、压缩、精简、整合、拓展”等方法,形成了“季节分段、工学交替”、“情景化模块式”、“合格+特长”等适合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院级精品课程83门。近三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40多项次,增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互惠多赢中彰显活力。共承担省(部)和杨凌示范区重点科研推广项目192项,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地厅级16项,科研项目、经费、奖项等多年来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 建设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思路,采取引、聘、培、奖、管的办法,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师资队伍补充、淘汰、晋级、奖惩、考评新机制,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先后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500多种,公开发表论文1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900多篇。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3名,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18名。创新思想教育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和“教育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亲情化”的工作思路,实施了专家教授百场报告工程、社会实践育人工程、个性化教育工程、管理育人队伍培训工程、班主任知心工程、社区(公寓)亲情化服务工程等“六大工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重视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教育,与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交流与合作,派出教师200多人次在国外学习、培训,与澳大利亚爱迪斯科文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等7个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培养学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全省前列,连年被评为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200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作了交流发言。2009年11月,学院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4月,被教育部授予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展开查看全部
通讯地址
地址:陕西杨凌示范区渭惠路24号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
电话:(029)87083921(招就处) 传真:(029)87083940 咨询热线:(029)87083400 87083501 87084411
校园环境
独立卫生间:
寝室人数:
空调:
食堂数量:
食堂
住宿
-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交通运输大类]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 铁道工程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农林牧渔大类]
  • 种子生产与经营
  • 园艺技术
  • 农产品质量检测
  • 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
  • 林业技术
  • 畜牧兽医
  • 饲料与动物营养
  • 动物医学
  •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
[制造大类]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土建大类]
  • 室内设计技术
  • 环境艺术设计
  • 园林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技术
  • 基础工程技术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 工程造价
  • 工程监理
  • 物业管理
  • 工程造价
[文化教育大类]
  • 应用英语
[旅游大类]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
[水利大类]
  •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 城市水利
  • 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 城市水净化技术
  • 安全技术管理
[生化与药品大类]
  • 生物技术及应用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 生物制药技术
  • 中药制药技术
  • 药物制剂技术
  • 药物分析技术
  • 药品经营与管理
[电子信息大类]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应用电子技术
  • 通信技术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
[财经大类]
  • 物流管理
  • 连锁经营管理
  • 电子商务
  • 经济管理
  • 会计与审计
  • 财务信息管理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 工程测量技术
[轻纺食品大类]
  • 食品营养与检测
  • 食品生物技术
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知乎评价

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