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贵州六盘水

院校隶属贵州省教育厅

创建时间1975年

男女比例 未知

博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硕士点个数暂无信息

加入对比
学校简介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 中国凉都 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 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 1978 年开始办学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 1985 年组建六盘水师范专科学校, 1993 年更名为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9 年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 2013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 2015 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6 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被列入贵州省 十三五 规划期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从 2017 年开始,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占地面积 1310 亩,建筑面积 357300 平方米,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 贵州最美大学校园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03 亿元,馆藏图书 100 余万册,现有教职工 734 人,其中教授 39 人(二级教授 1 人、三级教授 1 人),副教授 222 人;博士 41 人,硕士 359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省管专家 1 人,市管专家 23 人;省级教学名师 1 人, 双师双能 型教师 58 人。

学校设有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 13 个二级学院, 40 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农学等 10 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 16 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8000 人左右,成人教育学生 3200 人左右。近年来,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 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 42 项,卓越人才培养项目 2 项,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3 项,省级精品课程 2 门。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 50 项,省部级奖项 360 项,获授权专利 5 项。

学校现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1 个(采矿工程),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4 个(动物学、植物学、物理电子学、矿物加工工程),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贵州科学院联合组建贵州科学院六盘水分院;建立了贵州省煤炭绿色发展 2011 协同创新中心、有贵州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实验平台、贵州省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矿山装备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特色农业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煤炭绿色开采及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一批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80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 项,省部级项目 151 项,地厅级项目 277 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 3500 余篇,其中 SCI EI ISTP CSCI CSSCI 等检索工具收录及核心期刊发表共 700 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 640 余项,独立完成专著、编著 36 部。学校的生物标本馆, 2016 年获贵州省 10 我最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 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校地互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乌蒙山发展研究院、中药材研发中心、 三线 建设文化研究中心、 三变 改革研究中心、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依托富士康、黔桂天能、水城矿业、盘江煤电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 105 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地区大叶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应用技术大学等 20 多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 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 的办学理念,秉持 厚德博学,范行求真 的校训,弘扬 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的办学精神,倡导 团结实干,创新超越 的校风, 勤勉治学,立德树人 的教风, 勤学善思,健体强能 的学风,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史馆是贵州省优秀文化育人基地,明湖艺术团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7 年,学校被评为 贵州省文明校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四大战略,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以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科性学科格局,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


展开查看全部
通讯地址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路288号
联系电话
电话:0858-8601126 8600227 传真:0858-8601126
校园环境

“中国凉都”六盘水——梦想起航的地方

在祖国的大西南,在一代伟人毛泽东放声吟哦“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云贵高原,有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城市,那就是被誉为“高原明珠”的“中国凉都”——贵州省六盘水市。

六盘水,山奇水秀,风光旖旎;六盘水,民风淳厚,热情好客!

滔滔奔流的牂牁江,向你倾情诉说绵延千载的夜郎遗风;

巍巍耸立的韭菜坪,让你领略“一览众山小”的雄浑气概;

在这里,有江泽民亲自与挪威首相签约的亚洲第一个箐苗(长角苗)生态民俗博物馆;

在这里,有见证人类起源和进化,名列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的盘县大洞遗址;

在这里,有被誉为 “古生物化石”的银杏、珙桐树群,向你讲述着古生物界进化的神奇奥妙;

在这里,有联接川、滇、渝、桂四省(区)的交通枢纽,向你展示着古今中外罕见的铁路、公路建设奇观。

上世纪“大三线建设”的隆隆炮声,唤醒了乌蒙山这片沉睡千年的蛮荒大地,于是有“江南煤都”的傲然崛起;新世纪“西部大开发”的阵阵号角,激荡起六盘水这颗高原明珠的昂扬斗志,于是有“中国凉都”的熠熠生辉。

六盘水,因其凉爽舒适,滋润清新,而有“中国凉都”之美誉,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气候命名的城市;

六盘水,因其常年无夏,春秋相连,以其习习的凉风,为你拂去夏天的酷暑,为你送去惬意的清凉。

作为贵州“西电东送”的主战场,六盘水在原有贵昆铁路的基础上,水柏线、南昆线、内昆线、珠六复线、六沾复线相继建成,成为西部地区到达最近出海口的南下大通道。水(城)—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包头至友谊关、厦门至云南、杭州至瑞丽国家干线高速公路都将从六盘水经过,奠定了六盘水成为贵州联结川、滇、渝、桂“四省(区)立交桥”的地位。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确立了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带动”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两加一推”,着力打造贵州西部中心都市的发展思路。

六盘水师范学院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以打造贵州西部亮点高校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德育为首位,以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环境优美,如诗如画,依山傍水,绿树红花。市政府投资数亿元建设的明湖湿地公园,犹如六盘水师院的“后花园”,这里九曲回廊、曲径通幽;这里青山隐隐,流水潺潺;这里花团锦簇,馥郁芬芳:是一个学习、生活、休闲的绝佳之处!学院优越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优美的育人环境,将为你插上理想的翅膀,为你铸就明天的辉煌。

来吧,年轻的朋友,“中国凉都”六盘水——你梦想起航的地方!

独立卫生间:
寝室人数:
空调:
食堂数量:
食堂
住宿
-
本科专业
[历史学类]
  • 历史学
  • 历史学
[工学]
  • 机械电子工程
  • 冶金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地质工程
  • 采矿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环境工程
  • 风景园林
  • 安全工程
[教育学 ]
  • 学前教育
  • 体育教育
  • 科学教育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秘书学
  • 英语
[法学 ]
  • 思想政治教育
[理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地理科学
  • 生物科学
[管理学]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艺术学]
  • 音乐学
  • 美术学
专科专业
[文化教育大类]
  • 初等教育
  • 生物教育
[生化与药品大类]
  • 生物技术及应用
[电子信息大类]
  • 应用电子技术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 矿井通风与安全
  • 矿山地质
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知乎评价

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