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 贵州贵阳

院校隶属贵州省教育厅

创建时间1902年

男女比例 32:68

博士点个数47个

硕士点个数252个

加入对比
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同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进入国家 “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2012年,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
1951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85至1988年,胡锦涛同志在贵州任省委书记时,十分关心贵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成为学校85级应用数学班的“名誉班员”。2011年5月,习近平同志视察贵州大学,殷切希望贵州大学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4285.56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29余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02余万册。学校设有34个学院、有137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6237人,研究生7202人;在校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14265人。有在职职工4024人,其中,专任教师2739人,具有博士学位717人、硕士学位1173人,教授495人、副教授115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4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1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8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学校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4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及示范点16个、省部级文科基地9个(其中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学校尤其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和服务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有白酒研究院、东盟研究院、阳明文化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创驱动发展研究院、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3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32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36项,获授权专利921项,84人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普莱斯比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此外,学校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承办或协办了8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学校是浙江大学对口帮扶高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中西部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20余县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瓮福集团、茅台集团、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奇瑞万达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展合作,实施了“博士科技兴村行动计划”、“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行动计划”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并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面向未来,贵州大学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立足贵州、服务地方,努力建设有特色领军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16年3月)

展开查看全部
通讯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联系电话
0851-88292178
校园环境

贵州大学现主要设有4个校区:花溪北校区、南校区、西校区、太慈桥校区等,学校占地面积4285.56亩。

花溪校区坐落在贵州著名风景区-----贵阳市花溪河畔,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独立卫生间:
寝室人数:
空调:
食堂数量:
食堂
为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学校设有学生超市、邮政局、储蓄所及自动取款机等设施。饮食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大众化的伙食以及南北风味小吃,并为少数民族同学开有清贞食堂。学校的校园网络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和自由的信息化空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学校的后勤管理将会更加完善。兴建中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广场,将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住宿
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的管理,费用在500-1200元/年。室内有电话,有4人间,6人间,8人间。 为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学校设有学生超市、邮政局、储蓄所及自动取款机等设施。
-
本科专业
[农学]
  • 草业科学
  • 水产养殖学
  • 园林
  • 林学
  • 动物医学
  • 动物科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植物保护
  • 园艺
  • 农学
[医学]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药物制剂
[历史学类]
  • 历史学
  • 历史学
[哲学]
  • 哲学
  • 哲学
[工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业设计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物理
  • 材料化学
  • 冶金工程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生物工程
  • 安全工程
  • 酿酒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
  • 环境工程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矿物资源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采矿工程
  • 资源勘查工程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能源化学工程
  • 制药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测绘工程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土木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信息安全
  • 网络工程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
[教育学 ]
  • 教育技术学
  • 体育教育
  • 休闲体育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 日语
  • 翻译
  • 商务英语
  • 新闻学
[法学]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理学]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生态学
  • 统计学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工业工程
  • 物流管理
  • 城市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行政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农林经济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
  • 工程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
  • 经济学
  • 财政学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艺术学]
  • 产品设计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摄影
  • 雕塑
  • 绘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表演
  • 舞蹈表演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专科专业
[制造大类]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土建大类]
  • 建筑工程技术
[电子信息大类]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财经大类]
  • 会计电算化
  • 金融保险
  • 电子商务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
  • 矿井通风与安全
  • 矿山机电
百度百科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知乎评价

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