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胜利油田创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其前身为1973年建校的胜利石油学校和1981年建校的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院于2003年5月成立以来,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企业、面向社会、质量立校、突出实践教学的办学方向,坚持产学研结合、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多元开发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优化东营市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充分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东营市人民政府和胜利油田于2017年11月签署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办学资质移交框架协议, 标志着学院由胜利油田办学转为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导办学。 变更办学主体后的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按照高起点定位、高质量办学原则,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专业布局调整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学设施升级和校园环境改造,开启了向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迈进的新征程。
1 . 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院 现有专任教师28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77人;硕士159人,博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共44人。学院还聘任了190余名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 .优越的办学条件。 学院 占地50万m 2 ,建筑面积21万m 2 ,固定资产净值1.2亿元; 图书馆建筑面积9000余m 2 ,藏书56.7 万册。 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 92 个, 拥有ZJ50DB钻机、ZJ40L钻机、井下作业通井机、游梁式抽油机、12V190柴油机等各类实训设备和70DB钻井、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带压作业等各类仿真模拟系统100余台(套); 建设了 国家安全应急响应演练训练基地、中国石化油气生产信息化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胜利油田应急救护训练中心等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验实训和技能训练要求。
3 .鲜明的专业特色。 学院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和师资结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建设的联系日益紧密, 形成了以石油类专业为特色,机电、机械类等专业为补充,工、经、医专业相结合,门类齐全的专业体系。 学院共设有普通高职专业26个,对口高职专业13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15个,整体办学功能和办学实力位于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职业院校前列。 近几年来,学院共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30余项,正式出版教材60余部,出版著作4部,申请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
4 .完善的管理制度。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指导思想, 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学业评价和学生管理 规章制度。通过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健全奖、助学金制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制定特困生补助金和勤工助学制度,确保家庭确有困难学生在校安心学习,有效构建起了 乐业守道、身体力行、教书育人的良好教风和积极主动、勤奋好学、健康向上的良好学风,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
5 .广阔的就业前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对学生就业实行全程、全员、全方位指导。通过 构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展就业信息服务、 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组织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措施,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开辟渠道,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石油类、机电类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94%以上。 建校4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各类专业人才8万多人,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企业或地方生产经营、社会管理的骨干, 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6 .先进的培训理念。学院紧贴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建设实际,牢固树立“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理念,按照“打造胜利油田人才培训高端品牌,建设中国石化一流人才培训基地”目标和“一体两翼(以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主体,以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培训为两翼)”定位, 聚焦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训市场开发、培训理论研究等核心能力建设,以国际人才发展协会(ATD)10项核心能力模型为主要内容,持续推进先进培训理念和现代学习技术在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职工培训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拥有中国石化HSE培训、中国石化H 2 S培训、山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IADC国际井控培训等培训资质,先后为中国石化和胜利油田开展了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信息化建设、安全工程、能源与环保、社区物业、基层管理、医疗卫生、汽车工程等领域的项目培训,年均完成培训班次900余个,培训5万余人次。
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中国企业先进教育单位百强”“全国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先进学校”“ 东营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 ”“ 胜利油田文明先进单位 ”“ 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2018-05-31 14:25:00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12-04-25 07:46:00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11-04-29 16:33:00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10-04-13 11:34:00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2009-04-13 11:28:00
录取批次的安排
1、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院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具体比例由省招生主管部门确定。
3、对于投档进入我院的考生,按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进行录取。若某专业第一专业志愿考生超过计划数,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成绩低的考生再按第二专业志愿排序录取;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不满足某专业计划,则录取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仍不满足则按其第三专业志愿安排专业,依此类推。若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调剂者,按志愿相近原则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计划未满额专业;对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者予以退档。
4、专业志愿间不采用分数级差,无相关科目成绩要求。
5、外语语种不限。学院公共外语科目为英语,其他语种考生入学后需改学英语。
6、学院对各专业男女比例均不设限制。
7、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8、录取工作在省招生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录取结果经省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后,通过学院招生咨询电话、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向社会公布。
9、学院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进行入学体检和资格复查。体检或复查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取消其入学资格。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其它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 数控技术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药学
- 护理
- 建筑工程技术
- 应用化工技术
- 市场营销
- 会计电算化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
- 油气储运技术
- 油气开采技术
- 钻井技术
